歡迎訂閱 成功女人這麼做 新聞推播。

請點選「訂閱」後,再點擊「允許」即可完成網頁新聞推播訂閱!

分享

因「生不出兒子」被婆家嫌棄,她只好帶著女兒闖蕩江湖!如今竟成了「身家百億的企業家」!

愛吃餃子的人,對家喻戶曉的「灣仔碼頭」自然不陌生。
色鮮味美皮薄餡厚個大味鮮,咬一口芳香四溢。
可又有多少人認識「灣仔碼頭」背後的女人——臧健和呢?

1945年,臧健和出生在山東日照某個偏遠農村。
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父親在她很小的時候就離家,她從小就幫家裡幹活。
5歲到地裡挖馬鈴薯,7歲在家掰玉米棒子,
10歲時就能掌勺做飯,年紀輕輕就露的一手好廚藝。

沒有男人的家庭,母女三人靠著勤奮和努力撐起一片天。
臧健和是老大,街坊鄰居無不誇她懂事乖巧。

臧健和14歲那年,一場大旱讓一家人收成全無。
母親不得不帶著2個幼女到別處謀生,輾轉到了青島。

母親沒有一技之長,只能沒日沒夜地給別人縫縫補補賺點微博收入。
臧健和心疼不已,毅然輟學到當地醫院當護士。

對於臧健和來說,讀書實在是遙不可及的夢想,
當護士至少還能賺點錢補貼家用。

臧健和的追求者不少,但她始終不為所動。

直到1967年,母親和妹妹都穩妥了,
緣分才真正降臨到這個22歲的姑娘身上。
臧健和在醫院裡結識了一名泰國華僑。
兩人男才女貌,日久生情,一切水到渠成。

1968年,臧健和毫不猶豫地邁進婚姻殿堂。
婚後,她生下了兩個女兒,過著溫馨幸福的生活。


到了第六個年頭,丈夫因父親逝世不得不回一趟泰國。
臨走時,丈夫答應一切處理妥當後,就接她們去泰國團聚。

誰知,丈夫的諾言遲遲沒有兌現。
臧健和每天等著丈夫歸來,這一等,就等了三年。
1977年,臧健和索性辭職,帶著女兒前去泰國。

踏入夫家大門的那一刻,等待她的卻是晴天霹靂。
素未謀面的婆婆沒有想像中那麼熱情,
丈夫抱著一個男嬰,露出她從未見過的笑容。
自己倒成了一個局外人,格格不入。

在一夫多妻制的泰國,「共享丈夫」太常見了。
婆家是經營絲綢生意的富裕人家,丈夫要繼承家業。
婆婆嫌她生不出兒子,就慫恿兒子另娶。

臧健和哪能忍受,再加上婆婆對自己兩個女兒的區別對待,令她憤然離去。
她一邊收拾行李,一邊說:「我要的,僅僅是專一的愛和抬得起頭的尊嚴!」

泰國沒有落腳之處,她也沒臉回去見山東父老,
於是就在香港轉機的時候咬了咬牙留在了那裡。

臧健和對著女兒說:「從今以後,你們就沒有爸爸了。」
女兒還處於懵懂的年紀,眨巴眨巴眼睛,不知道這意味著什麼。
沒有爸爸,但她們至少還有媽媽啊!

在七〇年代的香港,一間沒有窗戶的4平方公尺(1.2坪)小平房
成為母女三人的容身之地。


不懂粵語的臧健和一天打三份工:
凌晨乾著最髒最累的護工,白天在酒樓洗碗擦廁所,晚上去給洗電車……
長期勞累下,臧健和的糖尿病復發,還意外摔斷了腰。

朋友說她傻,為什麼不去申請香港福利機構的公援金,
她說:「吃救濟沒鬥志,孩子也會挺不起腰桿子!」

直到朋友嚐過她親手包的餃子,連連稱讚:
你這廚藝完全不輸給外面的飯店。拿出去,肯定賺錢!

於是,臧健和就試著撿幾塊木板做成簡易的攤台,
在人流密集的灣仔碼頭開始擺攤賣水餃。
女兒放學後就幫忙打下手,吆喝起來手舞足蹈。

混熟了之後,大家都叫她「臧姑娘」。
臧姑娘的水餃,一是味道好,採用最新鮮的肉和菜、最勁道的麵粉;
二是衛生好,她時刻貫徹著護士標準。

她說:「我做的水餃賣給顧客,就要像對我自己的朋友、親戚那樣,
讓他們吃得衛生、開心,他們才會再回來。」

灣仔碼頭依然熱鬧,臧健和日復一日的固守在此。
一年365天,她只給自己放了一個華人新年假。
在熙熙攘攘的攤販中,她只是普通的一個,但又是不平凡的那個。

臧健和時刻銘記著母親對自己說的一句話:
「有付出才有收穫,不勞而獲是可恥的!」
她靠著自己一個人的力量,慢慢做成了灣仔碼頭的明星攤位。
排隊的人越來越多,店面也越開越大。
如此紅火的生意,甚至引來記者的採訪報導。


如此火熱的餃子,自然受到不少商家的青睞。
1982年,日本最大的零售商大丸百貨的老闆要和她合作。
起因是他12歲的女兒重度挑食,
但能夠一口氣吃完20多個灣仔碼頭水餃。

經過三次談判,日本老闆終於答應臧健和的要求,
保留了「灣仔碼頭」的品牌、電話和地址。
有了百貨超市的大力支持,
「灣仔碼頭」水餃迅速佔領香港,成為第一品牌。

1996年,在香港回歸前夕,許多人盤算著移民海外,
臧健和卻悄悄籌建她的現代化大型工廠。

隨後,灣仔碼頭走出了香港,打開國內市場,
又走向國際,成為了享譽世界的中華美食品牌。

時至今日,臧健和擁有15家大型生產基地,
年銷售收入一度超過60億(約台幣230億元),
成為當之無愧的「水餃皇后」。

無論企業有多大,銷量有多好,
臧健和的「有品質,講衛生,聽意見」
三原則始終雷打不動。

無論賺了多少錢,名氣多麼響,
臧健和始終不忘舊日情義。
她在最開始起步的地方開設專賣店,
以批發價銷售灣仔碼頭;

還向青島市慈善總會捐款100萬元人民幣,
以母親的名義建老人院。

臧健和迎著泰國吹來的海風,或許會感嘆:
感謝命運賜予的苦難,成就了現在的我。

這是一個在農村長大,被婆家拋棄的女人,
從一個小小攤販成為現在赫赫有名的大企業家。

毫無疑問,作為女人,臧健和是偉大且成功的。
但她卻沒有滿足,「我並不認為我成功了,
因為我的前面還有人,一個企業家永遠不可以封頂。」

作為母親,落魄的單親媽媽臧健和
一輩子都在用自己的態度和意志影響孩子。
她的兩個女兒如今皆學有所成,活成了幸福的模樣。

如今72歲的臧健和用自己的經歷,講述著一個女人傳奇的一生。
同時她也告訴天底下所有女人:
人生難免會遇到困苦,會遭受不公,會遇人不淑。
經歷過痛徹心扉之後,要先有洪荒之力的爆發,
才會有熱氣騰騰的人生,鮮花和掌聲才會撲面而來。
所有的苦難終會過去,願歸來時你笑靨如花。

{DM_AfterContent}
Reference:
  • TAG:
{DM_BeforeComment}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