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我學著不要讓年齡干擾自己的選擇,
不要因為年齡去妥協。
在選擇的時候,聽從自己內心的聲音,
甚至有時候,年齡才是往前進的驅動力,
因為此時不做,往後就更沒有勇氣做了。
不要因為年齡去妥協。
在選擇的時候,聽從自己內心的聲音,
甚至有時候,年齡才是往前進的驅動力,
因為此時不做,往後就更沒有勇氣做了。
如果每個時刻裡,你不枉當下。
有天和客戶餐敘,坐在旁邊的採購總監說,
他終於要三十歲,擺脫二字頭,
變成「中年人」了。
他順著問:「欸,妳幾歲呀?」
「四十三。」現場一陣靜默。
總監小小聲的對我說:
「對不起呀,我太不禮貌了。」
我微笑回:「沒事兒。」
年齡是女人的祕密,這個問題,
我也花了一點時間豁達。
十幾歲的時候,因為我是一九七五年年尾出生的,
和一九七六年的同屆。
總被同學笑我老一年,
心裡有時候也怨爸媽幹嘛不讓我早讀,
不用覺得矮一截,也不必和龍子龍女激烈競爭。
二十幾歲的時候,
常被關心談戀愛了嗎?
工作找的如何?
我那時候履歷只投大公司,
總覺得要拿出外商公司的名片,
拽著帥氣闊綽男友,才是二十歲的光芒。
三十幾歲的時候,最常被問的問題就是結婚了嗎?
生孩子了嗎?
生了一胎,就被問什麼時候生第二胎。
那時候,我急著在這十年要把這些關鍵題做好,
擔心變成別人口中的大齡敗犬。
四十幾歲的時候,在別人專注於整型保養、抽脂健身,
疲於奔命的消滅歲月痕跡時,
我放棄台灣游刃有餘的生活,來到中國。
有人問我,家庭孩子怎麼辦呢?
有人勸我,都四十了不用這樣拚了,
回來吧……四十歲後做改變,
好像不是明智的選擇。
年齡對女人來說,就像每年做預算一樣,
有個嚴格的時程,逼著妳跟著走。
但是我回顧過去,發現自己往往在這樣的壓力下,
就算做的選擇不是最理性的,
就算和龍年競爭,只要有實力,
還是可以一路第一志願。
工作不是看職稱、看公司,
要看能不能升值,才有可能升職;
要看有沒有興趣,才有辦法長久。
生子的確是有個生理時鐘會滴滴答答的催著,
但早點規畫,先取卵,
之後再選擇去留也不失為個好方法;
結婚如果沒能找到心靈契合的伴侶,
幾歲結婚又如何。
工作上,有好多例子,在任何年齡都可以從零開始,
尤其在這個瞬息萬變的市場,更是推著你要時時歸零,
所以更要相信,自己的努力遠比年齡限制強大。
這幾年,我學著不要讓年齡干擾自己的選擇,
不要因為年齡去妥協。
在選擇的時候,聽從自己內心的聲音,
甚至有時候,年齡才是往前進的驅動力,
因為此時不做,往後就更沒有勇氣做了。
如果每個時刻裡,你不枉當下;
在每個選擇上,你全力以赴。
當你找到那件你熱衷的事物並充滿激情地盡情付出時,
年齡就無關緊要了。
我現在漸漸能和自己的年齡和平共處,
不埋怨歲月對體力的磨耗,
這樣,最好的時光,不是過去,
不是未來,就是當下了。
我勉勵自己,永遠都能愛上當下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