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訂閱 成功女人這麼做 新聞推播。

請點選「訂閱」後,再點擊「允許」即可完成網頁新聞推播訂閱!

分享

「還沒遇到適合的那個人之前,一個人過吧!」30、40、50世代的女人,如何單身活出幸福!

全球化的單身現象,被一些媒體、
專家稱為世紀「危機」
單身者數量逐漸增加,
不乏想結婚卻找不到合適對象的人,
更有些是不願將就湊合過日子,
選擇過更自由生活的人。

單身、一個人聽來或許寂寞,
卻是認識自我的最佳捷徑,
結婚是人生的一種選擇,單身當然更是。

當「一個人」的可能性大幅提升時,
找到最舒服、最愉快的對應方式,
確保自己真正過得好,才是重要的關鍵。

先從豁達五十開始說起:浪漫務實五五波

至於從小看瓊瑤小說長大的May,今年五十三歲。

看多了瓊瑤式的愛情故事,
讓她沉浸在風花雪月的幻想,
認為自己的另一半一定也會跟小說裡的白馬王子一樣。

活在愛情至上的世界裡,May在三十三歲時曾有過婚約,
但因為未婚夫劈腿背叛而宣告破裂,
自此她不再相信婚姻的價值。

取消婚約後的幾年間,May將專注力放在工作上,
拚命賺錢,也跟親戚借了兩百萬去投資,
不到幾年就成了小富婆,還買了一間公寓獨居。

其間她雖然也嘗試談戀愛,
但再也不相信扣人心弦的愛情和天荒地老的誓言。

她用名牌填塞寂寞,
更因為有錢而看不起沒錢的男人,
覺得接近她的人都想占她便宜。

談戀愛時,她不斷以受害者自居,
強調分手都是對方的錯,
只有錢不會背叛自己,導致結局總是走向分手。

May對於愛情的態度也反映在親情與友情上。
她常把小事放大,不僅情緒起伏大,
也常找各式各樣的理由否定他人,
什麼事都得她說了算。

此外,更演變成嘲笑已婚的朋友,
諷刺她們靠老公養,
離開老公就是一個沒價值的女人等等。


漸漸地,親友不敢找她一起吃飯或出去玩,
因為害怕「掃到颱風尾」,
一不小心就變成「加害」她的對象。
到了五十歲,
May自然而然成了標準的「不婚」族代表。

某一天,May約朋友出來吃飯時,
尷尬地發現大夥找藉口不願跟她見面,
但卻另外約了時間相聚。

這時她才驚覺事態嚴重,
開始恐慌「萬一將來只剩自己怎麼辦?」

她因為覺得十分丟臉,被自己的想法制約,
有整整一年負氣關在家裡,斷絕和他人聯絡,
在自己製造出來的受害者世界痛苦地生活著。

後來,幾個和她一樣資深的單身老妹看不下去,
主動到May家跟她談天,才漸漸打開她的心房。

她終於開始反思自己的處理方式,
不該理所當然地將親友當作發洩情緒的對象,
也不再掩飾跌到谷底的心情。

轉念之後,回想過去的生活,
May發現自己似乎走錯方向,因為討厭示弱,
同時也摧毀了勇敢面對的機會。

繞了一圈她總算明白,內心渴望的還是親友真心的陪伴,
看待任何事也學會避免走向太浪漫或太現實的兩種極端。

再來是恐慌四十:雙人探戈「單身」幸福

現年四十四歲的Elsa,
雖然並不特別憧憬結婚,
也沒想過當個賢妻良母,
早在接近三十歲時,
因想逃離雙親的束縛就戀愛結婚了。

婚姻,成了她逃避家人的出口。

她說並不知道自己到底為什麼結婚,
只是心心念念婚後可以離開家裡、獲得自由,
壓根沒有想到,成為某人的妻子後,
反而懷念單身的美好。
而這次她想要逃離的卻是「婚姻」。


心理學家阿德勒(AlfredAdler)曾說:
「愛情本身不能解決任何問題,
因為愛情有各種不同的樣貌。
唯有兩人的關係建立在合宜的平等基礎上,
愛情才能走向正途,婚姻才能成功。」

結婚後,Elsa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
對方的存在不僅無法成為後盾,
偶爾酒後的暴力行為,
再加上來自男方長輩的催促生子,
讓她覺得痛苦到無法呼吸。

她深有所感地說:
「單身,不一定是一個人,
而兩個人,也不一定是兩個人。」

到了適婚年紀,沒有想清楚就輕率結婚,
反而造就一段失敗婚姻,不到兩年就以離婚收場。

離婚後她想要圓夢繼續深造,
娘家支持她到國外留學,
畢業後因為工作關係認識現在的男朋友,
對方是外國人,年紀大她一輪,也離過婚。

前兩年她突然在FB上宣布要當媽了,
正當眾人紛紛祝福她結婚時,她淡淡地回答:
「現在的男友是寶寶的爸爸,但我沒打算再結婚。」

Elsa表示婚姻只是一張證書,
就像穿上看似美麗但不合腳的鞋,
拼命地折磨自己,比光著腳還難過。

她跟男友商量後選擇回到臺灣,
搬回娘家跟雙親同住,跟男友定期見面共同育兒,
維持遠距離戀愛。

生子不結婚的決定雖然一開始受到家人反對,
但在她與家人深談,訂定生活公約,
誠實地表明自己的立場後,
那些當初讓她恨不得逃離的家人,
如今卻成了最貼心也最強壯的支持。

以前把離婚看成世界末日,
因為無路可退,又無處可去,
但在她誠實面對人生後,
愈來愈清楚自己想要什麼。

儘管他人對她未婚生子的選擇持有懷疑,
但Elsa卻開心地說,現在的生活才是她想要的。

現今有很多情侶也一樣情形,
選擇愛情而不要婚姻,
另有一派還不打算生子的情侶,
則選擇同居不結婚。


將生活過得更精彩豐富,
「兩個人的單身幸福」模式其實也是另類的單身生態。

最後要告訴大家的是迷惘三十:誰說單身不能快活過

三十六歲的KiKi是位老師,
生活非常規律,每天不是在學校就是在家裡,
跟很多人一樣。
身邊的同學、同事和朋友一個接著一個結婚,
她也參加過不少次婚宴。

在別人眼中屬於美女型的KiKi,
工作穩定、身材也維持得很好,
三十歲以前她完全不在意自己單身,
也不乏沒有人追求,總認為如果要結婚,
就非找到一個完美對象不可。
慢慢地就過了三十歲,下班後沒人約、週末找不到人陪,
想談場戀愛,卻沒什麼機會認識別人,
她開始意識到自己的焦慮,
最害怕聽到認識的人要結婚。
雖然覺得單身也沒什麼不好,
但孤身一人赴宴,看著別人成雙成對出席、
新人甜蜜放閃,內心百感交集,
特別會覺得空虛寂寞。

過年時常被問到:「什麼時候要結婚?」

讓原本很喜歡年節氣氛的她,
著實增添了不少壓力。
以前還會很含蓄地回答:
「還沒遇到適合的人,不急著結婚」

並微笑表示謝謝關心,
但隨著被詢問的次數增加,不禁開始惱怒,
之後的無數次則板著臉含糊帶過。

內心的焦慮愈來愈強烈,不僅擔心年華老去,
也為自己的單身狀態感到悲哀,
認定唯有結了婚,往後的人生才是康莊大道,
但偏偏單身愈久就愈挑剔。

為了尋找另一半,KiKi曾經積極地聯誼、相親,
甚至還主動召開同學會,告知大家:
「我想結婚,請幫我介紹對象。」

此外,對於「投資自己」也絕不手軟,
動輒上萬元的醫美療程,更是一個接著一個試。

眼看一年又一年過去,卻遲遲沒有什麼進展,
身旁同樣單身的姊妹也幾乎都快脫單,
雙親焦急地提醒她:
「不要再挑了,找個還可以的對象就結婚吧!」

有幾年的時間,她宛如洩了氣的氣球,
處於「嚮往結婚」且「害怕單身」的尷尬處境,
甚至還被學生家長暗指她是同性戀,
連她都開始懷疑自己是否「真的太差」。

幾年下來的不斷嘗試,KiKi覺得累了,
但也看透了。
現在的她每天下課後,就在家裡看美劇學英文、
上網跟英文老師對談,
寧可透過學習度過充實生活,
也不想浪費時間理會來自他人的質疑。

放長假時,相較於以往有目的性的聚會,
現在則開始改約朋友到國外旅行,
去想去的地方、做想做的事。

因為跟父母住在一起,KiKi不需要為房租煩惱,
賺的錢全都自己花,
原本以為嫁人後就不需要自己買房,
但因為一直單身,乾脆買下老家隔壁的房子當房東,
不管未來有沒有結婚,至少老後有個安身之處,
與家人也好互相照應。

有一天,KiKi笑著說壓力都是自己造成的,
要將親友的提問看成關心還是責難,
完全操之在己,既然如此,
何不選擇讓自己快樂一點。

就算沒結婚,還不是一樣活得好好的,
而且還更自由。
她並非不期待戀愛、結婚,
而是明白了單身也要好好過的道理。

在日本,以「Around40」、
「Around50」來形容上了年紀,
但依然精力充沛、享受人生的單身女性。

前者意指三十五到四十四歲的女性,
後者則指四十五到五十四歲的女性。

儘管她們認為年紀是人生的轉折點,
也曾經在選擇中迷惘恐慌,
但依然勇敢追尋豁達人生。

正如日劇《結婚不結婚》(結婚しない)的對白:
現在女性有很多選擇,才會感到迷惘糾結。

其實不管現在或過去,都沒有既定的生活框架。

永遠記得:你才是自己生命的主人。
 

{DM_AfterContent}
Reference:
  • TAG:
{DM_BeforeComment}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