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雲: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炳燭之明。
學而不止,如同朝而至夕的光芒,從朝陽之熱烈至晚霞之壯美,哪一幕不是欣欣向榮的景色?
人生需要積累,需要收藏,不管是甜美或苦澀,不論是快樂與憂傷,必須當禮物一樣照單全收。
這是真實的人生也是活出漂亮的人生,這點很關鍵,要知道,信手拈來的從容,都是厚積薄發的沉澱。
在《朗讀者》中,董卿字字珠璣,名言警句貫穿始終,節目因此有了更深厚的文學素養和文化底蘊。
第一期中,聽完周小林和殷潔夫婦的愛情故事之後,董卿十分羡慕,隨之便送上自己非常喜歡的一句沈從文的情詩:我們相愛一生,還是太短。
第二期中,開場就直接引用了顧城的詩:草,在結它的種子,風,在搖它的葉子,我們倆站著不說話。
第六期,董卿聽完丁一舟和賴敏的故事之後,被深深地打動。
賴敏朗讀了三毛的《你是我不及的夢》。
朗讀結束後,董卿也念了三毛的一首詩:
如果有來生,願意站成一棵樹,沒有悲歡的姿勢,一半在泥土安詳,一半在風中飛揚。
第八期中,作家梁曉聲說小時候看過的那些小人書是他當年的精神的世界。
董卿由此想到了雨果也說過一句類似的話:有了物質,那是生存,有了精神,那才是生活。
結束後,董卿說季羨林還說過這樣一句話:
雖然這個世界上只剩下我一個孤家寡人,但是你又怎麼能說我沒有一個溫暖的家呢。
“信手拈來的從容,都是厚積薄發的沉澱”,用這話來評價董卿,再適合不過!
腹有詩書氣自華,董卿飽讀詩書,眉宇間透露著智慧和清靈,一舉一動都顯散發著書香,那麼優雅和從容。
都說,人有了底氣,便會在人世間綻放自己真實的美,董卿做到了,因為才華就是她最大的底氣。
而這才華,正是她長期的閱讀和學習積澱來的。
有人曾說,董卿的文化積澱很深,一般人很難望其項背。
其實不然,如果真的想做一件事,什麼時候開始都不晚。
美國有一位家喻戶曉的奶奶,她叫“摩西奶奶”,典型的大器晚成。
在她晚年,她成為了美國著名和最多產的原始派畫家之一。
摩西奶奶曾說過這樣一句經典的話:
人生永遠沒有太晚的開始,對於一個真正有所追求的人來說,生命的每個時期都是年輕的、及時的。
“做你想做的人,這件事沒有時間的限制,只要願意,什麼時候都可以開始。
你能從現在開始改變,也可以一成不變。
這件事,沒有規矩可言,你能活出最精彩的自己,也可能搞得一團糟。
「而我希望,你能活出最精彩的自己,希望你能見識到令你驚奇的事物;
希望,你能體驗未曾體驗過的情感;希望,你能遇見一些想法不同的人;
希望,你為自己的人生感到驕傲;如果你發現自己還沒有做到,希望你有勇氣重頭再來。
只要是有意義的事,再‘早’去做都是有意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