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固然有女人的細心和耐心
可經驗都是一點點努力積累起來的
你不能丟一句「我不懂,我不管!」
然後去自己的世界玩手機搞聚會躲清淨
要知道,多一個人參謀和分擔
總是勝過一個人的彷徨和辛苦
有了爸爸的支持和理解
我想,肯定會少很多很多負能量的媽媽
每週六的上午
我帶孩子去參加興趣班
總會看見這樣一位爸爸
這位爸爸獨自坐在小小班教室的門外
要麼把電腦放在腿上
忙一會自己的工作
每每兒子下課出來
他總是牽起兒子的手問
「一會你想去哪玩啊?我們去騎單車?滑輪?還是踢球?」
班上有個媽媽好奇
問他:「怎麼總是見你一個人接送孩子啊,他媽媽呢?」
爸爸回答:
「我們家有個傳統,就是每週六給孩子媽媽放一天假。她跟朋友出去玩了。」
同班幾個媽媽聽完爆贊
「天啊,你這爸爸也太好了!覺悟太高了」
「瞧瞧,這就是典型的別人家爸爸」……
這位爸爸靦腆笑著答
「沒有你們說的這麼好,但這確實是我們家自己長期的『實戰經驗』得來的
如果家裡有一個人長期為主帶孩子
那麼建議每週至少要給她們放真正意義上的一天假。」
這個爸爸給我們講起了他們家的故事:
孩子半歲那年
本來幫著一起照顧孩子的外婆
因老家有事不得不回去
一時沒有人可以再過來幫忙
養孩子的重任就瞬間落在妻子身上
本來自己有工作
可為了孩子先辭了
一開始還算好
可沒多久我發現
本來為人處世特溫和、圓融、得體的一人
卻也經常情緒失控、氣急敗壞
從那個時候開始
這位爸爸開始反思
與其週末總是兩個人一起帶孩子
倒還不如自己多擔當一些
把老婆解放出來
爭取每週給她一天假
長期帶孩子的人神經崩得太緊了
且一直處於高壓、高強度、高焦慮的狀態
本身就是一種危險
如今,大部分的傳統家庭依然以媽媽帶孩子為主
而媽媽嘗試給自己放假
何嘗不是另一種形式的「放手」、懂得適當「交棒」給爸爸
其實,一段好的家庭關係
不是伴侶始終是那個長不大的孩子
而孩子永遠是那個嚶嚶待哺的孩子
而是每個人都能在這段關係中
既有所成長又相互成就
而每一次成長的驚喜,就藏在爸爸給媽媽的假期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