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訂閱 成功女人這麼做 新聞推播。

請點選「訂閱」後,再點擊「允許」即可完成網頁新聞推播訂閱!

分享

心理學:關懷自我是一種能力!不要溫柔都給別人了,卻不懂得如何善待自己啊!

關懷自己與關懷他人,並沒有本質上的差別。
是一種能夠寬容自己、接納自己、理解自己的過失和苦難,並坦然接受人無完人這一事實的能力。

自我關懷並不基於自我評價,關懷自己,不必因為是自己擁有一些不凡的特質,而是因為每一個人都值得被關愛和理解。
這意味著,如果擁有自我關懷的能力,你不必靠「特別」、靠成就、靠勝利來獲得良好的自我感覺。

德克薩斯大學人類發展學副教授、心理學──自我關懷領域創始人Neff提出,自我關懷包含了三個核心組成部分:


1、用寬慰自己取代自我批判
東方文化中強調要嚴以律己,寬以待人。我們從小受的教育,也不斷告訴我們要如何善待別人、理解別人,卻鮮少教我們該如何安慰犯錯或失意的自己。
「自我仁慈」表示停止對自己無止盡的挑剔和批判,理解自己的瑕疵和錯誤,不一味地苛責。同時,自我仁慈不僅強調停止自我批判,也強調應該積極主動地學習寬慰自己,就像寬慰一個失落的朋友那樣。

2、「苦難沒有將我與他人隔絕開」
事情不如想像中那樣發展,或者自己不盡如人意時,身處低谷的人們會可能產生出「我是世界上唯一受苦的人」的孤立無援之感。
實際上,每個人都會經歷痛苦,而脆弱和不完美,更是生而為人的一部分
因此,自我關懷,包括認識「痛苦和不完美」是人的共性——這不只發生在我身上,而是別人也會遇到的


3、理性看待當下
自我關懷還要求以一種平衡的方式去處理負面情緒,讓它們既不被壓抑也不被擴大。要關懷自己,也需要先以開放的、不帶評判的態度,去覺察自己的消極思維或情緒。
同時,也不過度沉溺在自己的想法或情緒之中,否則就會被它們束縛。

在眾多研究中,也有個較為一致的結論是:自我關懷能力強的人,抑鬱和焦慮水平更低,而自我關懷的能力也是焦慮症和憂鬱症的主要保護因素之一。
因為,這種能力幫我們更正確地面對困境、處理消極情緒,使它們持續的時間更短、對人影響更淺。


{DM_AfterContent}
Reference:
  • TAG:
{DM_BeforeComment}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