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訂閱 成功女人這麼做 新聞推播。

請點選「訂閱」後,再點擊「允許」即可完成網頁新聞推播訂閱!

分享

一道演講題目,看出臺灣父母的教育「失敗」:這不是愛,而是「病態」!

親子講座中經常問:
如果你的孩子明天學測,晚上七點半聽到垃圾車的音樂從遠到近慢慢響起,你會不會叫孩子去倒垃圾?

有時候,你對孩子的好,不是愛,而是溺愛。
在這樣的情況下,許多父母就會用溫柔外加愛的眼光輕聲告訴孩子。
「你好好準備學測專心的讀書,爸爸幫你把垃圾拿出去倒。」

爸媽一面排著隊等垃圾車,一面心中歡喜快樂,覺得這就是愛孩子。
期盼孩子會因此感動不已而發生奇蹟,一舉考到好成績
其實這不是愛,這是病。這就是溺愛。


剝奪孩子承擔責任的機會,就是溺愛、病態。
因為你剝奪了他在學測高壓狀況下,依然必須勇敢扛起為家裡盡上一份心力的機會
這是他生活的責任。

他也不會因為你幫他倒一次垃圾,學測成績就會多拿 5 分,因為這三年的努力早就知曉。
當孩子們學會為生命及生活負責任時,恭喜你;你養的是孩子。
當你不讓孩子學會為自己的生命負責,而你又一直用自己的時間與金錢插手剝奪他負責任的機會、一直溺愛他時,你養的就是一個「癱子」



他成天只能坐在用「錢」做成的擔架上,而父母你就是抬架手,四處送他去乞討而已
因為他雙腿無力無法健步行走人生的道路。
而你就是媽寶的始作俑者。
爽了孩子,苦了父母,這才是最失敗的教養。


{DM_AfterContent}
Reference:
  • TAG:
{DM_BeforeComment}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