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訂閱 成功女人這麼做 新聞推播。

請點選「訂閱」後,再點擊「允許」即可完成網頁新聞推播訂閱!

分享

連假7天,我和女兒吵了8場架!從想念到碎念,你的父母也「念」你嗎?

“放了7天假,吵了8場架!”同事張姐氣呼呼地跟我吐槽她女兒。

問起吵架的原因,說孩子日夜顛倒著來,還說要減肥一天就只吃兩頓。

張姐說了幾句,結果一聽就炸毛,懟她說“我就喜歡這樣”“你怎麼比我們班主任管得還多”。張姐受氣開口責罵,“戰爭”這麼接連爆發了……

“我也不想這樣啊,早就念著孩子放假,但她在家實在不聽話,招人煩啊!”

想起每次一到長假,很多孩子都免不了被父母“嫌棄”:
“不出門罵我宅,出了門罵我就知道玩”,“躺著不動就是一頓罵”,“罵得我都懷疑不是親生的了”……

剛回家的時候是蜜月期,後面都是晴轉陰。有人還總結出了一套假期裡家長的變化規律:

不少孩子覺得,與其假期被罵得心煩,還不如乾脆別回家算了。

photo of mother and child beside body of water

為什麼一放假,家長和孩子就互相不順眼?

“在天邊,想得心慌;在身邊,恨得牙癢”。從相互想念到相互嫌棄,這中間只有一個因素發生了變化——距離。

人說:屋簷之下,瑕疵放大。如此而已。
於是你偶爾的偷懶放縱,在你這裡是享受,在家長眼裡就成了過錯,成了喋喋不休的素材。


心理學上有個現象叫“退行”,人常常用情緒管理幼化的方法,進行自我防禦

一個18歲的年輕人,可能因為被忽視而哭著抱起孩童時陪伴自己的泰迪熊。
一個中年的父母也極有可能因為被拒絕而突然大發雷霆。
只是,子女返幼可以說是撒嬌,父母變“熊”卻成了不可理喻。

有句話說:天下無不是的父母。
其實恰恰相反,生活裡太多雞毛蒜皮的事,父母也是人,哪能萬無一失呢?

silhouette of man holding two childrens on shore during daytime

爸媽苛責抱怨,對你情緒失控的時候,不如想想,他們的責罵背後為了什麼?衝冠一怒,無非盼你吃好睡好,學會自律和照顧自己。

為你著想的苦心,總大過一句責罵的仇

爸媽思維落伍,和你聊不到一塊的時候,別忘了,你有多久不曾和爸媽好好交流過?讀書時你的心思在課業上,出走異鄉時拼命要飛得更高。

父母何嘗不想跟上你,只是你總是走得太快了。

三毛曾經說過:“父母的年紀比較大了,要改變一個成年人的觀念總是困難的……在許多地方,便必須請青少年包涵父母,諒解父母。”

別總糾著父母的不是,有時候,裝傻就是一種孝順。把父母的怒火十倍奉還,是缺乏妥協的智慧與勇氣。


family photo sitting on grass field

一個人最大的教養,就是能包容父母的不完美。
寫這個話題的時候,我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對於假期吵架,網上鋪天蓋地的都是給父母支招:跟孩子早點約定好、調整心態、注意講話的態度、多帶孩子出去玩……

而孩子們,只要做到稍微忍讓這一點,好像就足夠了。

回想一下,有多少次你的不耐煩讓父母受傷?

喊你去幫忙家務你不情不願,不會用手機你氣呼呼地指導。爸媽的勸誡,心裡也許認可,嘴上卻偏要叛逆一把。

當你怪罪父母“變臉”的時候,父母眼裡的你,又何嘗不在變呢?
不放假的時候惦記著回家,回了家心思卻不在家。

原本許諾要多陪陪爸媽,放了假卻忍不住要補補覺,每一天都從中午開始。在這僅有的半天裡,還得操心一下學習和工作,陪朋友們出去玩,約網友打幾把遊戲,刷刷ig、追追劇。

man carrying daughter in black sleeveless top

嘴上說的陪爸媽過節度假,最後變成了換個地方玩手機、換個地方自己待著。

記得好多年前我從大學回家過端午,有一天媽媽準備要洗碗,我要幫忙她卻執意搶過讓我歇著。我想那好吧,就轉身要回房間。媽媽卻喊住了我,叫我別走,就在旁邊陪她聊聊天也好。

“真奇怪,哪怕你啥也不做,在旁邊站著,我就覺得不管幹什麼都比平時帶勁!”


那時候我不懂,等我也為人母,才理解了這句話的含義。哪怕孩子什麼忙也不幫,甚至調皮添亂,在身邊轉悠著,就是一種幸福。

你不在,湊合幾口就算了,你在家,必定要為你備一桌佳餚。看你掃空飯菜,再辛苦也開心。聽你嘰嘰喳喳說在別處遊玩的經歷,就像自己也與你同行一樣歡喜。

父母其實是最容易滿足的“孩子”,從來不需要什麼旅行、遊樂場。
只要有你陪伴,每天都是節日。

man beside a boy while holding playing cards

過幾天假期就要結束,父母的表情變化,也已經有了續篇:

要重新從家出發的孩子們,心裡又何嘗不是如此呢?在學校裡餓著了,不會有人在旁邊黑著臉催你去吃。出門在外撐著熬夜,也不會有人拔了電線把你趕上床。

父母要重新習慣沒有你的日子,你也要再次回歸與世界孤身奮戰的生活。

世上最讓人追悔莫及的事情就是,把一張臭臉甩給最愛的人,卻不知沒了父母的管教,自由等同於孤獨。

所謂陪伴,並不是回到父母身邊走個過場,而是心意相通,且行動也跟得上心意。你們一天天成熟,父母一天天老去,生命的交集越來越少,直到某天會被清零。

photo of two man and one woman standing near tree

所以,在這些短暫而難得的交集裡,多體會父母的無微不至,少些無謂的爭吵吧!

不能理解也罷,多給他們一點時間和耐心。

一個人如果總帶著優越感和抗拒感對待父母,也會失去與世界平視的氣度。

有話好好說,別發火鬧脾氣。趁放假。多陪爸媽聊聊天,壓壓馬路吧,也允許他們發表些你也許不那麼喜歡的想法。

別讓你的風塵僕僕,變成了回望時的內疚遺憾。
最後,分享影片!話不用多,用心陪伴,才是真正的團圓。

{DM_AfterContent}
Reference:
  • TAG:
{DM_BeforeComment}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