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訂閱 成功女人這麼做 新聞推播。

請點選「訂閱」後,再點擊「允許」即可完成網頁新聞推播訂閱!

分享

「人生是沒有什麼正確答案的。」林依晨美麗有趣的「不依哲學」:做自己,為什麼還要說抱歉?

「如果『乖』意謂著成為別人眼中的自己,那麼我真的很想『不乖』!」

林依晨出道二十年來,出演過許多令人印象深刻的影視作品:《惡作劇之吻》中傻裡傻氣的直率女孩 湘琴、《我可能不會愛你》中成熟知性的 又青、古裝劇《射雕英雄傳》中風格迥然的黃蓉,到近期出現在劉若英新歌 MV〈各自安好〉,以飽滿的情緒和自然的釋然之姿,詮釋了與舊愛擦肩而過的深刻遺憾。而今年初(1/13),林依晨也出版了她的第一本個人著作《做自己,為什麼還要說抱歉?》,以溫柔而堅定的文字書寫自己出道二十年來的心情,公開自己在鎂光燈外的「真實自我與生活哲學」。

「原本大家的樣子就並不是別人或外界想像的,絕對不是針對我一個人而已,而是每一個人都有不同於外界認定或認為的樣子。」暫時放下大家心目中對自己投射的千百種期待與印象,這一次,林依晨帶著溫柔自信的笑容出現在自己的新書發表會上。除了演員及歌手的身份,林依晨現在還是一位母親及作家,她擁有屬於自己的從容步調,在人生旅途中不斷地追求成長與挑戰,再次出現於眾人面前,她總是令人感到驚喜、佩服,卻也一如以往的仍然美麗且自信。

圖片來源:聯經出版 提供

在對談中,林依晨坦言這本書的中英文書名及作者簡介都是由先生林于超來發想,她用「像是異性閨蜜」來形容先生對自己的熟悉與了解,也讓人在閱讀這本書時,有了更多浪漫溫馨的想像。英文書名「To Be or not to Be Yourself 」靈感源自莎士比亞的名句“ To be or not to be.” 巧妙地接上「Yourself」,便帶出了林依晨在書中想傳遞的核心概念,也就是中文書名「做自己,為什麼還要說抱歉?」

「我外表上面給大家以前的感覺可能是,可愛陽光正向積極,會是比較明亮色彩的選擇,」然而這次的新書,林依晨選用了沈穩色調「黑、藍、灰、銀色」作為書封主視覺色彩,她坦率地分享:「但是其實我個人最愛的顏色是黑白灰、銀色,這種彩度低的。」


而被新書發表會主持人黃子佼問起,書封上「林依晨」中的「依」為什麼是左右顛倒過來的?林依晨露出淘氣笑顏分享:「我後來忽然發現,『林依晨』倒過來好像沒有什麼特別的感覺,但是我的這個『依』字倒過來,有一種含意就是『我不依、我不依』。」

林依晨活出人生獨特魅力的「不依哲學」

圖片來源:林依晨 官方Facebook粉絲專頁

「畢竟人生就是累的不是嗎?」
「但它的確就是又累又快樂,很痛快啦,如果我們真的很用心。」

走過不同人生階段,行到想盡收眼底的人生風景之處,林依晨其實也和大部分的人一樣,生活擁有許多滿足,卻也偶爾迷惘。她在新書中記錄下許多自己曾有過的困惑及悵然,留下一個又一個「問號」,讓讀者和自己在欣賞未來人生遍地風景時,能不斷地思考與體悟。「我覺得對於書中我留下的這些問號,不僅對於讀者,也對於我自己,而且很多都還沒改成『句號』或『驚嘆號』,一直都還是這個狀態,我也一直都還在尋找答案。所以我覺得留下這個狀態是好的,就表示我們一直都在前進中,永遠沒有到達的一天,也不用太擔心,好像一定要找到什麼答案,有些事情,人生的事情是沒有什麼正確答案的。」


林依晨智慧的一段話,也讓人不禁思考起那耐人尋味的人生,或許所謂人生「美滿」,是懂得欣賞生活的「美」,加上體會心靈的「滿」。

「做自己」這件事,其實是放輕鬆、順其自然

圖片來源:林依晨 官方Facebook粉絲專頁

「或許有時會看不清,也困惑於希望和絕望的模樣,但就去經歷吧,它們都是生命真實的樣貌,無可避免,也不可或缺。能得到快樂很好,很痛苦也沒關係,重要的是,有所愛的人們相陪伴,我們,一起。」——林依晨

在新書發表會上,林依晨和主持人黃子佼有段令人印象深刻且深感共鳴的對話,他們將生活比喻成了一個「大籠子」,猶如電影《楚門的世界》中搬演的情節,「會覺得自己被這個世界包圍了,好像就是出不去。」


在逐漸成熟的過程裡,除了擁有越來越多身份與來自他人的期待,在人際互動中,小心翼翼地照顧著周圍的人、體貼著他人細微的心情,有時會不小心地把「自己」擺到了後頭,讓「做自己」變得不是件輕易的事。

林依晨在書中寫下:「人生是一幅畫,我們自己就是畫家本人。」或許在「做自己」的這條路上,可以試著找到屬於自己的節奏,跑得快一些的,便欣賞終點的壯闊、走得慢一些的,也收穫途中絕無僅有的美景。無論快慢,都懂得愛自己、陪自己,就像林依晨想對過去二十年的自己說的:「放輕鬆,順其自然。」

成為母親以後的林依晨,也不斷地在新的身份上尋找自己的步調,談到社會上總有許多對「好媽媽」的期待聲音,有時會讓人很難「做自己」,林依晨也分享了自己的「釋懷之道」:「這就是我的書中的『自我』和『他人』的部分,有一篇就是描述各個人會用說話的角度去呈現自己的立場,可是那是滿傷人的。我們的確不能控制別人說出什麼,可是我們可以選擇我們聽進去多少,讓哪些出去、哪些留在心上,我覺得不要傷害到自己,能放掉就放掉。因為我們不是那個人,我們沒有必要按照他的指令去生活或感受,『排空』的能力我覺得滿重要,每一件事都較真,很快就中傷,然後敗下陣來。」

我相信每個人都會經歷那個過程:可能一開始會討好他人,也不是說討好,就是符合外界的標準比較多,到慢慢掙扎,拉回比較多的自己。大家都在這個路程上,只是路程長短、需要花費時間的長短不一樣,我感受到也看到那樣的掙扎,所以把它記錄下來。

至於說怎麼樣會是自己舒服,別人也舒服,那真的依據每個人心中的一把尺,有的人他可能覺得他全心地奉獻,然後看到別人很快樂他就很快樂;然後有一種人,他就是完全覺得「我就是要做自己,你們都不要來干涉我、干擾我。」所以只能說心中自有一把尺,但你覺得快樂,那個感受是很明確的,也是最明確的尺。

圖片來源:林依晨 官方Facebook粉絲專頁

{DM_AfterContent}
Reference:
  • TAG:
{DM_BeforeComment}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