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訂閱 成功女人這麼做 新聞推播。

請點選「訂閱」後,再點擊「允許」即可完成網頁新聞推播訂閱!

分享

俗話說衣服是人的第二張臉,不可低估一個穿衣好看的人,尤其是女人!

你們身邊一定有穿衣服很好看的人,也許那個人就是你。但你知道嗎?穿衣好看不僅讓人覺得賞心悅目,也在想他人傳輸一種生活態度的訊號。有實力的人往往更有穿衣力,注重穿衣也是一種能力的表現。 衣服是人的第二張臉,不可低估一個穿衣好看的人,尤其是女人。

我暗中觀察一位同事很久了,因為她穿衣特好看。最近我終於總結出這個身高一米七多的哈爾濱姑娘穿衣好看和生活習慣之間的映射關係。她能把均碼衣服穿出高級定制的感覺,我覺得最大的原因是她的挺拔感,每次見她走路都是雙肩打開,抬頭挺胸;她能駕馭黃種女人不適合的衣服顏色,我觀察到她的防曬習慣很好,出門戴遮陽帽,撐防曬傘,開車戴長臂手套。
她從我認識那天起就沒有忽胖忽瘦過,我發現她飲食很清淡,同事聚餐,吃火鍋時她只吃清湯,吃餃子也不沾調料;她是我認識的人中穿褲子最好看的人,我聽說她堅持健身7年,有女同事慕名去她練的健身房辦卡,經常見她鍛煉。讓我最震撼的一次是,我陪她逛衣服,她試穿了一條緊身褲,把我驚豔住了。我誇她腿那麼長,穿什麼都好看。她走到我身邊與我比腿,沒想到我倆的腿長差不多。她自嘲地說自己比例不夠好,高出來的身高沒有長在腿上,而是長在腰上。
聽她說完,我在心裡wow了一聲,永遠不要小看一個穿衣好看的女人。因為她們從體態到膚色,從飲食到鍛煉,都滲透著自律和堅持的迷人香味。


尼采曾說過,“女人如果沒有本能地去做配角,就不會那麼精通穿衣打扮”,我雖然是尼采的鐵粉,但我不認同他這句話。
在我看來,職場上越有主角感的女人,越是精通穿衣打扮。
我畢業之初,公司新人培訓,當時講師教完各種著裝規定後,對我們總結說,看一個人的穿著,能看出這個人是否尊重這份工作。當時坐在台下的我,心裡的OS是,這未免過於形式主義了吧。後來我發現果真如此,拿我自己來說,當我去一場重要的面試,或去見重要的客戶,我真的比平時更加注重穿著。
頭天就提前搭配好要穿的衣服,用掛燙機把衣服熨燙平整,第二天出門前還會用粘塵器來回在衣服上滾一下。我的經驗告訴我,穿的得體乾淨,會更加自信從容,結果通常比預期順利得多。


曾經讀楊瀾的《世界很大,幸好有你》,她在書中總結採訪穿衣心得:純白色會顯得膚色黑,純黑色看上去沉悶,細條紋或碎格子的衣服會在螢幕上顯得很“閃”。此外,她還要考慮服裝的樣式、顏色、風格,與採訪環境、嘉賓身份、訪談內容的契合程度。像是採訪嚴肅的政要,就穿單色套裝;採訪靈動的藝術家,要混搭出美感。讓我最感慨的一個細節是,遇到外出剛到飯店就得迅速出門,沒時間熨衣服的情況,她把服裝掛在淋浴間內測,洗澡時借用蒸汽把面料恰當地舒展開來。
我從楊瀾的“敬衣”,領略到她的“敬業”。有些人可能會覺得女人花時間在穿衣上,她們用於鑽研業務的精力就少了,但我一定要懟回去,有實力的女人往往更有穿衣力,女人注重穿衣就是一種職業化的表現。在我看來,穿衣好看的人,並不是那些買得多,買得貴的人。
正如《優雅》一書中有這樣的話,“最不會穿的女人,就是把一身logo穿在身上,再漂亮也是人家logo的本事,不是人的本事,聰明女人要會藏起logo的光芒,讓自己發光。”我越來越佩服這些把衣服穿出靈魂的人。比如瑪麗蓮·夢露,她能把鉛筆裙穿得無與倫比地好看,除了天賜的身材,還有她自創並經過刻苦訓練的“夢露步態”——據說是削掉一隻高跟鞋後跟的四分之一英寸後,所呈現出的走路姿勢。
有位導演的評價說,夢露只需簡單地邁幾步,就能比大多數演員說6頁臺詞蘊含更多意義。比如維多利亞·貝克漢姆,看到貝嫂的街拍,感覺她就是天生的衣服架子,從來不會有身材走形方面的困擾。有次看到她在社交網站上,曬出了一組自己側臥在沙發上,將腿高抬在空中的照片,看她輕鬆的表情,估計她平時抬腿早已習慣成自然了。
比如以前公司的某位新員工,第一天報到時,雖然身穿一套職業套裙,但畏畏縮縮、說話小聲的樣子,讓人有女孩借媽媽的衣服穿的不適感。隨著她工作上漸漸獨當一面,業務能力配得上衣服價簽後,她的職業套裙像是量身打造的戰袍,幫她塑造了一種走路帶風,氣場全開的氛圍。


你看,這些穿衣好看的人,無一不是把對美麗的執著和毅力,對生活的熱愛和心思,對自己的成長和氣質,統統穿在身上。穿衣越來越好看的女人,從外表看,是身材、膚質、儀態的全方位進步,從內在看,是自省、自知、自信的立體化昇華。我相信,一個穿衣好看的女人,遠比你看到的更加好看。

{DM_AfterContent}
Reference:
  • TAG:
{DM_BeforeComment}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