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訂閱 成功女人這麼做 新聞推播。

請點選「訂閱」後,再點擊「允許」即可完成網頁新聞推播訂閱!

分享

「媽媽,我想吃草莓」 面對一斤160元的草莓,兩位媽媽做法對孩子的影響大不同!

當媽媽,
帶著家裡的小頑皮出門,
最怕的就是孩子,
一眼看上一個東西,
就不願離去的慘況,
有的孩子甚至會在原地哭鬧,
遲遲不肯離開!

總是聽到媽媽們說,
不要孩子吵著要什麼,
就心軟買給他,
這樣只是會把孩子慣壞了。

下面一個故事令人省思,同樣一件事情,兩位媽媽不同的做法,卻是不一樣的結果!

當孩子吵著,
想吃一斤160元的草莓,
做為媽媽的你,
這時候該怎麼辦才好?

在超市裡買東西,
走過進口水果區的時候,
一個孩子一眼就看上了,
那一斤160元的草莓,

眼睛發了光,
硬是拉著媽媽吵著要買,
這位媽媽看了上頭的價格,
並對孩子說:
「這裡的草莓有點貴,我買那個蘋果給你吃好嗎?」

孩子只會默默的:
「好吧!」


同樣也是一樣的事情,
發生在另一位媽媽身上,
一樣的,孩子也是吵著,
想吃看看,這個價位並不便宜的草莓。

但這個媽媽,
採取的方式是,
給孩子買個40元的草莓,
雖然不多,但還是如願以償地吃到了,
這時候孩子就不會再吵鬧了。

如果跟第一位媽媽的做法一樣,
孩子只是不情願地接受蘋果,
心裡謹記這件事情。

但第二位媽媽的做法,
讓孩子嘗到了甜頭,
也心滿意足了,
開銷也不至於到太大。

其實孩子只是好奇,
想嘗試一下, 如果不好吃,
孩子也不會再要求。


孩子的願望,多次拒絕後,
孩子會覺得不被父母關愛,
對父母的信賴也會降低,

父母滿足需求,
孩子的內心會不同。
買草莓的事件,潛在對孩子說,
孩子的要求是否可以被替代。

第一位媽媽用別的水果替代,
雖然一定程度滿足孩子,
卻不是孩子最初想要的。

孩子提到的想法得不到回應,
會慢慢不表達自己的想法。
這樣的孩子要麼放棄自己的想法,
要麼委曲求全不敢表達自己意見。

他們缺乏個性喜歡從眾,
在社會上也不懂得為自己想要的東西,積極爭取。


另外一個媽媽,
雖然對於要求難以完全滿足,
還是可以嘗試。

媽媽的潛台詞是,
孩子提的要求可以適當滿足。
孩子會有安全感,
知道自己提的要求也不是不可以滿足,
會根據情況變換想法。

這樣的孩子會比較自信,
敢於表達自己意見和要求。
進入社會後,
也會更願意去創新、突破舊有的想法。

其實買水果是小事情,
只是家長的一貫做法是要有警惕心,
是否對孩子產生影響。

媽媽認為拒絕是有理由的時候,
和孩子澄清,比如現在暫時滿足不了,
要媽媽加油才能再買。

不要不顧及孩子的想法,
以免讓孩子認為自己的想法不重要。

{DM_AfterContent}
Reference:
  • TAG:
{DM_BeforeComment}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