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訂閱 成功女人這麼做 新聞推播。

請點選「訂閱」後,再點擊「允許」即可完成網頁新聞推播訂閱!

分享

內向不是缺點是優勢!父母對內向孩子最常有的「四大誤解」!別再讓孩子成為「不是他自己的人」!

雖然絕大多數孩子的誕生,都令家長充滿喜悅與感動,但是孩子的成長過程,卻是一個充滿擔憂與焦慮的過程。

很多家長都太常把自己過去的缺憾透過孩子來彌補,所以常常會希望孩子能夠成功,而不是希望孩子能夠幸福就好,這也是為什麼家長在教育的過程都希望把自己認為最好的教給孩子。

也因為這樣許多家長都認為活潑好動,比較外向的孩子惹人喜愛,覺得內向的孩子將來沒出息。所以那些內向孩子的家長都對孩子的未來暗暗著急,嘗試著用各種方法讓孩子變得開朗,口齒伶俐。殊不知這樣揠苗助長只會讓狀況更糟!


家長錯誤觀點有哪些呢?
1、內向是孩子的缺點
有許多家長認為,孩子內向,不愛與人交流就是一個缺點,是錯誤的。但是,內向並不是缺點,而是一種性格。傑羅姆。卡根在《蓋倫的預言》一書中說道:「嬰兒的性格天生就具備基礎的特質,比如有些孩子天生就不能隨心所欲的放鬆自己,不能隨意的開懷大笑。」為此他孩子做了一個實驗,實驗證明從幾個月大的孩子身上就可以推測出孩子以後的性格。嬰兒天生就帶著自己的性格,所以不要認為內向就是孩子的缺點,內向只是孩子的一種性格特質。

2、內向的孩子一無是處
許多家長會把自己的孩子和別人家的孩子做對比,並且會在自家的孩子面前誇獎別人有多好,孩子不愛和陌生人交流,父母就會說孩子不懂禮貌等等。這些行為對於孩子沒有任何幫助,還會讓孩子覺得自己一無是處,讓他對自己的性格自卑。這種自卑,往往會給孩子的內心造成很多衝突,甚至引發心理障礙。


3、強迫孩子改變性格
由於父母對孩子性格的焦慮,父母為了讓孩子變得外向,就會強迫孩子和陌生人交流。比如看到一個自己認識的人,就會說:「孩子,去和阿姨說會話」,陌生人問話,孩子不回答,父母就會指責孩子,給孩子打上「害羞」「不懂禮貌」的標籤。這樣的做法只會讓孩子更害怕和人交流,取得完全相反的效果。

4、對孩子約束過多
有些父母對孩子的控制欲太強,只讓孩子遵守自己覺得做得對的事。如果孩子做的讓自己不滿意,就會不自覺的開始指責孩子,糾正孩子的一些行為。這樣就會造成孩子做事畏手畏腳,害怕做錯被懲罰,最後讓孩子不敢越雷池半步。父母要採取適合孩子的一些方法來教育孩子,不能給孩子造成心理壓力。


其實各位家長應該要知道,內向從來不是一種劣勢,外向也不一定是一種優勢!
很多成功的知名人士例如:比爾·蓋茲、巴菲特、達爾文、甘地、牛頓、諾貝爾、居里夫人、愛因斯坦、蕭邦、李安等都是典型的內向性格,他們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所以能否有所成就絕對跟內不內向無關!

很多研究發現,內向的孩子其實有更為豐富的內心世界,自我系統的加工更多,內部對話更多,更熱愛學習,能獨處。絕大多數內向的孩子都非常遵守規則,自我克制。內向一點都不糟糕,他們不是羞於與外界溝通,只是他們需要更多的內部對話而已。所以家長不要過度擔心自己的孩子太內向,而是要能夠根據孩子的性格引導孩子,讓他成為更好的自己,而不是讓他直接變成一個根本不是自己的人!

{DM_AfterContent}
Reference:
  • TAG:
{DM_BeforeComment}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