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星翁馨儀2013年帶球閃嫁張菲次子張少懷,婚後陸續生下女兒「櫻桃」、兒子「栗子」,一家四口生活美滿。但翁馨儀發文透露,前幾天全家人一起出遊時,6歲女兒當面嗆她:「妳幹嘛生我們」、「好呀!那妳離婚呀」,氣得她頭也不回地直接離席。
翁馨儀在IG分享與孩子的生活日常,提到前幾天碎念了女兒,沒想到女兒居然回嘴「你幹麻生我們」、「好呀!那你離婚呀」;翁馨儀表示,當下氣到不行,但又不能揍人,「我還真不應該生,那你們累死你爸吧,我現在就走。」
翁馨儀在IG發文表示,前幾天她的心情很不好,忍不住朝孩子碎唸了幾句,6歲女兒聽到後先是嗆聲「那妳幹嘛生我們?」她回覆「我還真不應該生」之後,女兒更是毫不留情地說「好呀!那妳離婚呀!」讓她氣到不行,撂下一句「那你們累死你爸吧,我現在就走」後直接離席。
翁馨儀說「不能揍人,只好走人」,當天她很任性地放了自己1天假,趁這個機會好好與自己獨處。當晚回家後,兒子就陪著女兒向她道歉「媽媽我們錯了」,母女倆抱一抱就和好了,而且兒子事後還偷偷爆料「是爸爸教的,抱一抱後就沒事了」,並笑說「很開心幫到姐姐」。
雖然新聞到此結束了,但後方延伸的更多問題卻讓網友心驚
小孩子說出這樣的話可能家庭關係不融洽,父母的情緒無形中影響孩子,讓孩子產生負面情緒,孩子才幾歲,這些還能從哪裡學來?應該是父母要檢討吧
六歲小女娃會這樣說話,顯示父母家教與身教出現問題,不是好笑的事,是個十分嚴肅及嚴重的問題。
可憐了小女童!六歲小女童會說這大人般的話,絕對不是一天兩天學來的,由此可見是平時照顧女童的照顧者問題!
你知道通常孩子怎麼應對父母嗎? 我們先回想一下,我們為什麼跟孩子吵架。
大多數的時候,我們跟孩子吵架不是“雞蛋裡挑骨頭”,而是希望孩子能夠改正自己不當的行為,成為一個更加優秀、將來更能適應社會的人。
我們的出發點是好的,但可能孩子並不能完全接收到我們的想法。他們會用各種各樣的方式“反抗”父母,而這些應對方式,恰好跟我們展示了孩子真實的“自我”,同時也映射了我們不易察覺的另一面。
美國著名的家庭治療師薩提亞總結了幾種常見的防禦回應方式,我覺得其中的3種,剛好可以對應我們孩子的“反抗”方式:
1.指責反應
“我家的孩子小小年紀就知道頂嘴,說一句,有十句等著我。”
可能很多父母,都曾經頭疼過這樣的問題,我看到一位網友說過這樣一件事。
這位網友是一位父親,他說自己的孩子年紀不大,脾氣倒是不小。每次跟她說改點什麼缺點,根本就不聽。
跟她說少玩點手機,對眼睛不好。她就說這是我的眼睛,我自己管,不用你管。讓她寫作業專心些,不要邊玩邊寫,她就說,我不玩就不會寫作業。如果語氣稍微重了,就直接發脾氣。
這位父親說,太發愁了,這孩子該怎麼管啊。
這個孩子的對應方式,就是典型的“指責反應”,有這種反應的孩子往往帶著對父母“抗拒”的心理,不管父母是不是出於好意,是不是言之有理,孩子的第一反應都是不耐煩和憤怒。
是孩子故意找茬嗎?未必。有時候孩子對待父母的方式,正是父母曾經對待孩子的方式。
之前我和我的女兒發生過一件事。在我女兒四歲的時候,有一次我給她剪指甲,剪到無名指的時候,她的手指頭突然動起來,一不小心我把她的指甲剪深了。
她立刻大哭起來:“疼,疼!”我立刻安撫她,拿著她的小手吹吹。但是女兒不吃我這套,一直說:“你把我手剪疼了,我以後再也不剪指甲了。”我只能百般安撫,可說盡好話,女兒也沒軟化,一直在嘴裡叨叨說永遠不剪指甲之類的話。
我有點生氣了,但還是忍住火氣離開她的房間,自己冷靜一下。等我冷靜後,我想了想,發現這個場景太熟悉了,就在當天中午,因為一件小事,我一直說她的缺點,她反駁,我就加大力度說,一直說到吃午飯為止。
而她現在不依不饒的行為,不正是中午時候,無休止指責的我的翻版嗎?
還好我發現了原因,及時跟女兒道歉,女兒很快就不“嘮叨”了,以後基本也沒再這麼跟我說過話。
2.打岔反應
我的一位來訪者用“滑不留手”來形容自己的孩子。她說不管自己說什麼,孩子都有本事說到別的地方。
比如,她跟孩子說走路別蹭著走,他說,這有啥,鞋不就走路用的嘛,我去寫作業了,別打擾我。
再比如,孩子數學成績不太好,她給孩子輔導功課,講了一遍孩子就說會了,結果出了同類型的題給他做,還是做錯了。她剛說了孩子幾句,孩子就說,知道了,我會了,剛才是粗心。我要做語文作業了,要不該寫不完了。
來訪者問我,這孩子每次都打岔,我該怎麼辦呢?
我問了來訪者一些問題,她其中的一個回答,讓我印象深刻,她說:
“我是一個追根刨底的人,什麼都得問到底,感覺其他人都被我問得有點怕我了,有時候就會逃避我的問題,不再說了。”
其實,從心理學上來說,打岔就是一種逃避溝通的行為。就像是這位來訪者說得那樣,如果其他人不想跟她說下去,又不想破壞他們之間的關係,打岔就是逃避溝通最好的方式,而她的孩子明顯也是這種心理。
但說句實話,這樣的應對方式,只能暫時延緩溝通的問題,長期來看,父母和孩子之間的問題會長期積壓,還會加深彼此之間的距離感,很難讓父母和孩子之間產生真正的理解和認同。
3. 討好反應
有一陣子,“討好型人格”這個詞為我們所熟知。在之前的文章《挫折教育PK鼓勵教育》裡邊,我也說了,過度的挫折教育,可能會讓孩子變得敏感脆弱,總是習慣性否定自己,變得很容易自卑。
如果孩子被過度挫折教育,或是缺乏安全感,就很容易形成“討好型人格”,也更容易出現“討好反應”。
豆豆就是一個這樣的孩子,他的媽媽說,很多次她都能發現孩子在看大人的臉色。如果大人說他什麼,他就忙不迭地應下來,馬上照著大人的意思去改。
開始的時候,還覺得豆豆非常乖巧聽話,但是後來發現別的孩子都有自己的主意,只有豆豆事事問父母,從不說自己的想法,她才覺得豆豆需要改變。
豆豆的媽媽還說,雖然意識到不對,但不知道如何幫豆豆去改,因為她本身也是“討好型人格”,也是事事順從別人。
像是豆豆這種“討好”的應對方式,表面看是順從了別人,避免了爭吵。實際上,跟打岔反應一樣,也是一種逃避溝通、迴避問題的行為。
說實在的,我們可以為了孩子盡量克制情緒,但完全和聲細語,不帶負面情緒教育孩子,也不太現實。
所以,重點是,在克制不住的時候,如何跟孩子好好“吵架”。
那就是,當兩個人情緒都穩定了之後,才是真正解決問題,和孩子溝通的時候。
就像《孩子:挑戰》的作者魯道夫·德雷克斯說過的那樣,應對挑戰的核心是成為孩子的合作者。
為人父母,不要太吝惜自己的臉面,也別覺得先跟孩子低頭不好。當我們看到孩子應對我們的反應時,當我們認識到吵架對孩子的影響時,我們就會知道,也許我們的及時退出,就可以化解孩子內心的不安,也許我們的道歉和解釋,就能化解他們成長中的傷害。
既然爭吵無法迴避,那麼成為孩子爭吵中的合作者,或許才是最好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