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訂閱 成功女人這麼做 新聞推播。

請點選「訂閱」後,再點擊「允許」即可完成網頁新聞推播訂閱!

分享

父母離異被看衰!男星淚喊「單親就沒幸福權利嗎」,曝心聲「一切得來不易」:單親家庭也能養出好孩子

外型帥氣的28歲演員陳學冬,在《小時代》系列電影中「周崇光」一角走紅,帥氣的臉蛋和演技奠定了他在大陸一線小生地位。根據新聞報導,前日陳學冬擔任大陸綜藝節目《我家那閨女》來賓,節目後竟有網友指他「給不了別人幸福」!甚至很多字眼觸碰到他的底線,陳學冬難得發起長篇文來反擊這些網友。

陳學冬在離異家庭中長大的他,回憶起當時,他曾經試圖阻止父母離婚、再婚,跟著大姨長大的他,因為這件事曾經很不諒解父母,也因為他的態度讓親生媽媽再也沒有感情生活,讓他懊悔說著:「我覺得我很後悔做出這樣的反應,但不是故意的,是條件反射,只是我要我的爸爸和我的媽媽在一起。」當時談及原生家庭的樣子,讓許多人替他加油打氣,也引起眾人討論。

陳學冬擔任節目《我家那閨女》嘉賓,卻沒有像其他嘉賓一樣受到爸爸們的讚美及表揚,被觀眾封為「不受爸爸歡迎」的唯一男嘉賓,更有一篇評論文張針對陳學冬的家庭背景,分析節目中四位爸爸的反應,直指陳學冬不被青睞的原因是因為他破碎的家庭,因為他來自從小缺愛的家庭環境,讓爸爸們不願把女兒介紹給他。

陳學冬看了網友的文章後,在個人微博上難得寫下長文,反駁網友對於離異家庭的扭曲,更表示自己從小就明白謹言慎行,因為外界對於離異家庭的不理解,經常把最不好的行為全歸咎在因為他在破碎的家庭中成長。但實際上這樣的孩子在性格和生活上,都要比同齡人要來的成熟,更明白這種孩子成長的歷程,深刻體會什麼愛才是正確的,也會更加珍惜身邊人對她的疼愛,也表示對網友的文章說法感到難過,因為就像是在抹滅他和和他一樣有相同經歷的人所有的努力。

父母離異一個孩子心理的想法、感動到哭!
下面這幅畫有誰能體會:


孩子的想法
一對父母離婚了,一個沒有媽媽的小孩,在水泥地上,畫了一個媽媽。她小心翼翼的脫下鞋子,在媽媽的胸口,睡著了......真不知道該如何用人類的語言,去詮釋這樣一個畫面。

無論是媽媽還是爸爸我們還有什麼資格和理由去抱怨自己,不夠幸福!默默的看著這幅畫,也許你會感動到掉眼淚......有錢不是最好,有愛才有家!

孩子最重要
父母離異後,要重新創造一個適合於孩子成長的環境,很不容易。有的孩子由父母一方領著生活,有的是住在父母重新組合的家庭里,還有的則是跟著爺爺奶奶。父母離婚這件事的本身,並不是影響子女心理發展的惟一因素,真正影響子女心理成長的重要因素,是父母離婚後包括孩子在內新組建家庭的環境影響。

易形成特殊的心理現象:
一、自卑。
父母是孩子們心目中的驕傲,處在一個沒有父親或母親在家庭里,孩子就自然沒有這份優越感,容易產生「我的家庭是不幸的」、 「我是沒人要的孩子」、「我的命不好」消極悲觀的想法。  


二、孤僻。
不和睦的家庭環境會使孩子對人際關係感到緊張,特別是在重組家庭里的孩子,由於父親的粗心或與繼父母之間的隔閡,他們的親情交流受到限制,覺得自己在家庭中被忽視,就產生孤獨感,行為上表現出離群。

三、怯懦。
有的父母離異後,往往把感情和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對孩子束縛過緊,管教過嚴。久而久之使孩子心理負擔過重,害怕自己使父母失望,因而對父母敬而遠之,變得膽小怕事,怯懦退縮。

四、逆反。
這類孩子有的由於親情的隔閡不接受繼父母的管教,或繼父母不便於管得太嚴,從小就養成了上不服天,事事處處以自我為中心,由於對父母的離婚行為不理解,對家庭產生一種厭惡感,出逆反的心理現象。

面對父母離異,孩子其實才是最大的受害者
希望大家能多給點空間,別再為這些孩子帶來傷害,反而造成社會的壓力,更強調「單親≠愛情觀不健全≠未來家庭不幸福」的觀點,更會珍惜這來之不易的一切!


他的言論得到廣大網友的支持,更紛紛留言表示:

「陳學冬的價值觀真的超正了」

「單親家庭也可以養出好孩子,不是所有單親家庭的孩子都性格偏執」

「真的特別同意說出了我們的心聲」

「很多人都對單親家庭的孩子有偏見 我真覺得,不是孩子的錯,沒必要讓孩子背鍋」

能夠深度頗溪自己的家庭,更讓大家看見不當的言論會造成什麼樣的傷害,努力替弱者發聲,真的值得鼓勵,他的溫暖相信也撫慰了許多曾經受傷害的心。
 

{DM_AfterContent}
Reference:
  • TAG:
{DM_BeforeComment}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