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訂閱 成功女人這麼做 新聞推播。

請點選「訂閱」後,再點擊「允許」即可完成網頁新聞推播訂閱!

分享

“養的不是孩子,是台碎鈔機”!!台式燒錢教育,真能養出「郭台銘」嗎?

▼/01
“一夜暴富”,相信很多人都曾有過這種幻想。

在電影《西虹市首富》中,沈騰飾演的丙級足球隊的守門員王多魚,就將幻想活成了現實。

原本衰到極點的他被命運選中了。失散多年的爺爺在台灣去世,留下300億遺產,他是唯一的繼承人。生活從此順風順水,抱得美人歸,走上人生巔峰。就在他決定將財產裸捐出去的時候,妻子腹中的孩子卻動了。

這一下驚醒了王多魚,孩子即將出生,錢不能捐光,得為孩子考慮一下。
於是,他開始對養孩子做了全面預算。

一出生就要奶粉、尿布;再大點要去補習、上學;萬一成績不好怎麼辦?如果孩子想去留學得花多少錢?再往後算算,討不到老婆怎麼辦?萬一丈母娘要他買房子怎麼辦?對了,還有個附加題:萬一還生二寶怎麼辦?

結果,原本打算五分鐘一張紙搞定的預算,最後變成了長達幾好幾頁的大投資。
看到這裡,不禁讓人倒吸一口冷氣。原本以為是部純喜劇,結尾卻這麼驚心。看似漫不經心地“一算”卻戳了中國父母們的心窩。

對大多數父母而言,養孩子從來不是一部純粹的喜劇。
因為養孩子的成本實在太高了,孩子才是一個家庭最大的奢侈品。

▼02
在台灣,父母對孩子的教育非常重視。

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研究所的一項調查顯示,有28.1%的家長認為培養孩子可以“不計成本”,一半以上(57.4%)的家長依然認為教育投入是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19.4%的家長相信“高投入才能高回報”,38.3%的家長認為可以為孩子獲得更好的教育“適度負債”。


那麼,要用多少錢來養孩子才算夠呢?近年來,從上億學區房,到月薪3萬撐不起孩子的暑假,再到10個LV包等於孩子一年的教育投入......各種花式砸錢養娃系列現象層出不窮。社科院在一份報告提到,在我國,育兒成本佔據了家庭平均收入接近50%,其中除基本的生活醫療費用,其中教育支出的負擔最重。

可是,許多父母卻是連連搖頭,覺得這遠遠不夠,因為養孩子是一項沒有上限的投資。
而高成本養孩的背後,其實是父母們無處安放的焦慮。在父母眼裡,養活和養好孩子是兩個概念。

這種焦慮來自時代,也來自父母自身。自己再苦再累,也不能讓孩子吃自己吃過的苦,也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幼兒園要是沒進好學校,小學、初中、高中都會被拖後腿,孩子離大學名校就越來越遠了。要是不能進名校,孩子這一輩子就完了。所以,孩子必須讀最好的學校,跟著最好的老師,結識最優秀的同學。

為了轉嫁這種焦慮,父母們拼命地用金錢富養孩子。似乎,錢花得越多,焦慮就能減輕一分。

▼/03
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花錢越多,教育便會越高級?

很遺憾,著名心理教育學家蔡朝陽給出的答案是:沒有一種培訓班,可以教會我們的孩子一鍵解決所有問題,從而在未來的人生中輕而易舉打通關。

教育投入與錢有關,但不是正比例關係,更多關係是,父母本身是誰。
父母的專注力和時間,有沒有真的花在與孩子做有效的溝通上。


歸根到底,選擇最適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式,鼓勵其一生不竭的持續學習的動力,並且從有所創造中去獲得意義感與價值感,才是一個明智的家長所能帶給孩子們的最大的財富。

德國著名的哲學家雅斯貝爾斯在《什麼是教育?》中寫道:教育的本質意味著,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真正的教育,需要將小孩當做一個獨立的人格來引導,不是直接想當然的給予,更不是將自己的階層焦慮轉移到孩子身上,使勁用自己的人生經驗去填充孩子的生命。

只有人格才能影響人格,只有人格才能形成人格。

▼/04
教育效果的好壞是無法用金錢來衡量的。

家長們要多聽聽孩子的聲音,問問孩子想要的是什麼,再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教育模式。

一、要學會站在孩子的立場看問題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黃海英老師說,在現代社會讓一個孩子接受教育的目的永遠是而且只能是使受教育者更幸福的生活。正是因為很多家長忘記了這個初衷,從而在教育孩子上出現了偏差。

黃老師提出,人生一開始比拼的是智商,再後邊比拼的是情商,最後比拼的永遠是德商,而家長往往忽視這一點。


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往往忽視了孩子的個性,總是不加分析地盲目模仿成功教育範例,以及試圖複製“別人家的孩子”的成長路徑;

沒有真正地站在孩子的立場上看問題,對孩子的行為過分乾預、控制,使孩子喪失自主權、決定權,不允許孩子犯“媽媽以為”的錯,讓孩子喪失掉對成功的探索。

二、要學會調整對孩子的期望水平

著名主持人王芳獨創了許多教育方法,她在演講中提到,很多家長容易焦慮源於攀比心理與內心深深的不安全感。當父母的心胸可以容納更多的東西,比如職業、愛情、愛好等,就不會光盯著孩子著急了。

最重要的是,家長應該注重培養孩子的寬度,要教育孩子成為一個有影響力的人,成為一個思想豐富的人。

孩子的成功是家長“陪出來”的,家長應該給予孩子有質量的陪伴,給予他無條件的關愛。同時,要積極開展家庭體育鍛煉,多讓孩子參加社會實踐,在實踐中擴大眼界、增長閱歷。

三、父母必需要面對現實:你的孩子終將平凡

我們中的大部分人可能會平凡地度過一生。從概率上來說,一個人如何在平凡的生活與工作中找到快樂、幸福與平靜,才是最重要的能力。

而我們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往往忽略了這大部分,而是將精力集中在剩下的極其渺茫的希望中。

如果明明知道孩子是個平凡而普通的人,卻一定還要想方設法,削尖了腦袋將其培養成精英。

結果不僅會讓自己在回報與付出的巨大落差中絕望,還會給孩子營造一個假象,讓孩子誤以為自己是個了不起的人,抱有很多不切實際的幻想。

結果眼高手低,以為自己懷才不遇。總覺得自己明明是千里馬,卻始終遇不到伯樂。

無法正確認知自己的平凡,又如何能在平凡的生活中快樂和幸福呢?作為父母,如果真的抱有萬一的希望,企圖讓孩子成為一個不平凡的人,或者至少希望他能過得快樂、幸福,那就不要捨本逐末,還是回歸本源,先教會孩子在平凡中如何獲取幸福吧。

父母們是時候冷靜一下了,天價養孩不是教育的捷徑。給孩子渾身上下貼滿鈔票,並不能培養出精英。

少一些焦慮多一分用心,教會孩子平和,自立,自強,才是“授之於漁”的大事。

{DM_AfterContent}
Reference:
  • TAG:
{DM_BeforeComment}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