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訂閱 成功女人這麼做 新聞推播。

請點選「訂閱」後,再點擊「允許」即可完成網頁新聞推播訂閱!

分享

3-6歲是孩子成長關鍵期,若有這「2種行為」請爸媽一定要多注意!

養育孩子,是一個很不容易的過程,同時也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在這過程,家長可以說是各種關心、照料與擔心,家長不僅要面對孩子身體上出現的毛病,還要解決孩子心理上產生的問題,等到孩子稍微大一點,還要注意他的教養問題,對於教養孩子,家長要做到的不僅僅是以身作則,還要在孩子出現不好的行為與徵兆時,及時阻止與糾正。

只有身心得到全面發展,孩子才能健康成長,而以下分享的兩種行為,則是在孩子幼年其實常會出現的,應該說是大部分孩子必有的行為,為此,家長一定要好好管教!

想要孩子養成聽話的好性格,在這2方面就要使勁管了!

為什麼要使勁管?英國精神學家曾花費23年的時間,對1000名三歲孩子進行觀察實驗,將孩子們的性格分類,等孩子到20歲後,發現這些孩子的性格並沒有變化,可見3歲看大這句話不是胡說。


一、亂發脾氣

動不動就亂發脾氣的孩子,多半是這兩個原因導致:

1、由於情緒腦的發育速度過快,孩子產生了自我意識,並且很容易被情緒左右,才會亂發脾氣,這種以自我為中心的行為,家長要是使勁管,說不聽就打不要太放縱,現在不管,長大了就更管不了。


2、在寶寶的潛意識裡覺得,自己發脾氣家長就會哄自己,這時候家長需要冷靜,等孩子發完脾氣在對孩子進行說教,最好是晚上睡覺前通過講故事的方式,讓孩子明白自己錯在哪裡,另外告訴孩子亂發脾氣沒用,你不會因為他發脾氣就對他妥協。

二、不尊重長輩

很多時候都是爺爺奶奶寵著孩子,孩子被父母教訓後,立刻就去找爺爺奶奶打小報告。老人對孩子這種無底線的寵愛,只會讓孩子養成驕縱的性格,甚至不尊重長輩,稍有不順心的地方,就對長輩大打出手,這種小時候就敢打長輩的孩子,長大還得了!


現在的孩子都是家人手心裡的寶貝,有什麼要求家長都會儘量滿足孩子。但是寵愛孩子要有個度,不然孩子寵著寵著就寵出來個禍害,以後也會成為家裡的災難,像以上兩種行為,家長一定要及時阻止,不然長大後,後果很嚴重啊!

{DM_AfterContent}
  • TAG:
{DM_BeforeComment}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