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家裡的寶,但孩子再可愛,
也有讓你受不了的時間,為何孩子會這麼「番」?
番到想把孩子丟出去,只求孩子可以安靜一下!
家庭心理治療師米莉恩.恰恰木,
在《這樣說,孩子一定聽得懂》指出,
其實孩子也希望,自己是個人見人愛的乖小孩,
但背後其實有「3個」心理因素,讓自己不能夠乖一點,
看完也會替自己的孩子感到心疼!
1.用不適當的方法來滿足內心真正的需求
不管多麼無法無天,
孩子的任何行為,都是為了滿足內心真正的需求。
這裡並不是說,他們所有的行為都是對的,
倒是有蠻多行為都是不OK的,甚至會讓你氣炸。
不過,行為背後的需求是真實存在的,儘管有時看起來很氣人。
如果孩子一直惹你生氣,那是因為有些事不順他們的心。
切記!孩子如何看待周遭發生的事才是關鍵所在,而不是事情本身!
圖片提供/小樹文化
面對孩子的不當行為時(或是我們認為的不合理要求時),
通常我們第一個反應,並不是想到他們的需求,而是惱怒生氣。
然後責罵他們一頓,或是威脅或是大吼大叫,
也可能把他們早就知道的那一套,再搬出來解釋個沒完。
殊不知,他們的問題並不在於不知道,所以我們的解釋往往會淪為耳邊風。
以上這些反應其實很自然,但往往是把問題解決的大敵人,
如果有人對我們拼命說教,甚至是責罵,
我們下意識也會想要辯解,在這點上面,小孩跟大人也是一樣的。
但是,如果把孩子的不當行為,
看成是他為了滿足真正需求而,做的錯誤嘗試,你就不會輕易動怒,
也比較容易幫助他們,學會用適當的方式來滿足自己的需求!
2.親子想做的事不一樣
孩子想要的時候就要、想做的時候就做,這是天性,
而我們的工作,則是幫助他們做正確的事。
然而,父母跟孩子往往各有各的待辦事項,容易產生衝突。
小孩不是天生吃飯就會用刀叉、
天生就懂得把「請、謝謝、對不起」掛嘴上、
天生就喜歡做功課,他們的天性是想要做什麼就去做,
這通常會造成一團混亂,以及我們無窮無盡的火山爆發。
可是孩子必須要能夠融入社會,
所以必須學會知道什麼樣的行為,在什麼時間、什麼地方才是適當的。
例如,為什麼可以舔冰淇淋,不能舔三明治?
光著身子走在大街上有什麼錯?
我們總是期待孩子會開開心心地,認同事情就是這樣,
乖乖照做就是了,可是這並非他們的天性,
不管我們的理由有多麼充足都一樣。
精力過剩小孩的掌控需求通常比隨和小孩更大,
他們強烈想要掌控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也就是說,
對他們來說,照著自己的意思行事非常重要。
而這通常就會跟孩子的意願產生衝突,然後就出現違抗、不規矩的場面。
3.為了搏取注意
小孩不合作的第三點原因,跟我們管理他們的方式有關。
請想一想一個典型家庭的情況:
「一切都平安無事的時候,我們往往會對孩子置之不理。」
這完全可以理解,因為每天要處理的事情太多了。
一旦有什麼不對勁時,我們會立刻衝過去……
所以也不要忽略孩子的心情,多多關心自己的孩子,
也許可以改變親子的關係,也是很好的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