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觀念,
 就是希望可以養兒防老,
 希望自己的孩子,
 長大以後會是是孝順的。
可能現在很多人會說,
 這「觀念」已經太老舊了,
 可是誰不希望自己辛苦拉拔長大的孩子,
 未來對自己孝順一點呢?
這是所有爸媽都會期盼的吧!
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
 雖然這形容的有些誇張,
 但其實也不是沒有道理的。
現在的小孩,
 已經不比以前的孩子聽話,
 不會所有事情都聽父母的安排。
這也難怪現在社會新聞,
 時常傳出對父母大不敬的報導。
其實追根究底,
 還是跟小孩的行為有很大的關係,
 如果父母沒有給予正確的觀念,
 並且及時糾正,將來孩子就會變得不孝!
行為一:自私自利,不懂得分享
一直以來,
 我們都會教育孩子慷慨大方,
 要懂得分享,養成一個助人為樂的好性格、好脾氣。
可是事實卻相反,
 因為家裡的孩子變少了,父母太寵孩子,
 導致孩子變得自私霸道,
 從來不知道分享,
 有好吃的好玩的只會自己享用,
 從來都不會想到別人,
 包括自己的爸爸媽媽。
無論在什麼場合,
 自己一不高興,就會耍賴皮,
 這樣自私自利,只顧自己的孩子,
 你能指望他將來孝順你嗎?
從小教會孩子分享,要善良,要主動幫助別人,不能太過寵愛孩子。
行為二:沒有良心,不懂得感恩
在孩子小的時候,父母太愛孩子了,
 所以什麼事情都不讓孩子做,
 孩子簡直是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好日子。
等到孩子長大了,
 父母想要依靠孩子的時候才發現,
 那麼大的孩子,仍然要求父母給他端茶遞水,
 心安理得的享受著父母的伺候,
 一點兒都不懂得孝順父母,感恩父母。
或者有的孩子長大了,
 父母老了就不管父母,只顧自己的生活,
 這真是沒良心又忘恩負義的白眼狼,
 一點兒都不懂得感恩父母。
所以有的時候,父母確實不必太寵著孩子,該讓孩子做的事情就讓他自己動手。
行為三:沒有擔當,不懂得責任
孔子說「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我們每個人都會犯錯誤,
 重點是我們知錯能改,
 但是有些孩子小時候犯錯了,
 卻死都不承認,也不改,而且還不允許別人說。
然而有些父母也很護犢子,
 不教育孩子,
 長此以往,孩子就沒有責任心,沒有擔當,
 連一點兒小錯誤都不敢承認,
 而且也不顧別人的感受。
這樣沒有責任心的孩子,
 你還指望他給你養老嗎?
 你覺得他能擔的起這個責任嗎?
 他會孝順你嗎?
在孩子小的時候,教會孩子主動認錯,知錯就改的好品質。
很多時候,
 都是父母小時候的縱容,
 才導致孩子不知感恩。
時常聽說一些父母,
 後悔自己當初怎麼就不對自己的孩子,
 再嚴厲一點、再用心一點,
 小時候還好,孩子長大一走了之,
 或是變成在家靠爸媽的「啃老族
 後悔也早已來不及了!
你家寶貝有這些特徵嗎?一條都沒有的就太棒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