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訂閱 成功女人這麼做 新聞推播。

請點選「訂閱」後,再點擊「允許」即可完成網頁新聞推播訂閱!

分享

媽媽,你要接受一個事實,你的孩子極其平庸

“媽,你要清楚接受一個事實,就是,你有一個極其平庸的兒子。”
這句話是作家龍應台的兒子對她說的。

那一晚,他二十一歲。當時,他和他的媽媽,一個享譽兩岸的華文作家,一起坐在酒店的陽台上,默默地看著凌晨三點的大海。

“你哪里平庸了?平庸又是什麼意思?”龍應台問她兒子。
這樣的發問,洩露了她一瞬間還無法接受孩子說自己平庸的事實。

他兒子回答:
“我覺得我將來的事業一定比不上你,也比不上爸爸——你們倆都有博士學位。我幾乎可以確定我不太可能有爸爸的成就,更不可能有你的成就。我可能會變成一個很普通的人,有很普通的學歷,很普通的職業,不太有錢,也沒有名。一個最最平庸的人。”

接著他兒子輕輕地問:“你會失望麼?”

woman holding toddler waling near brown grass during daytime

1
看到這一段的時候,我代入了自己母親的身份,想像著我的兒子因為自己成為了一個最普通的人,而問我會不會讓我失望。那一刻我幾乎對著書本脫口而出,“怎麼會,你永遠是媽媽的驕傲!”又或者是”無論如何,我都愛你!”

或許隨著兒子日漸長大,我會漸漸不好意思說出上述肉麻的話。但即便如此,我可能也會極力去辯解“平庸”的哲學意義,或者試圖在他的生活中找出有價值的事去鼓舞他。


我相信不僅是我,其他任何成為媽媽的人,都是會這樣去說,這樣去做的。即便是非常著名的作家、曾任台灣文化部長的龍應台,她也在給兒子的信裡,認真地回答他,她作為父母,真正在乎的不是子女是否有成就,而是是否快樂。

是啊,我自己也是非常平凡的一個人,為什麼會要求孩子一定要比我更勝一籌?每一個時代,站上人群頂峰的都是那一小撥人,為什麼要用一些小概率事件來給自己和孩子找不痛快?

我知道有些父母更看重孩子的“功成名就”而不是“內心感受”,但大部分父母的心願非常簡單、非常單純,那就是希望孩子能過得好。

woman and a baby sitting on the ground

2
名人和平庸,這本是一組悖論般的存在。我再和大家分享我大學畢業後那段時間裡的事。
我的父母是非常成功的商人,他們沒有背景,全靠自己的勤勞肯乾和一點運氣,開辦了一家規模不錯的工廠,收入相當不錯。

我作為獨女,意識到自己應該“繼承”這份家業。於是畢業後在大城市的公司歷練了沒多久,就辭職回到父母身邊。

真正接觸了父母的工作,我才發現“繼承”真不像電視裡演的那樣輕鬆。我的媽媽一個人管理著工廠的方方面面,她的游刃有餘里,藏的是二十多年在這個行業摸爬滾打得來的經驗。


two babies and woman sitting on sofa while holding baby and watching on tablet

對我而言,憑我的一己之力,永遠也無法把工廠給繼承下來。
承認自己的能力遠遠不如自己的上一輩人,真的很難。

我們這一輩人上過大學,自認為看過世界,總覺得應該比父母要強。尤其是我從小到大學習都很好,受慣了身邊人的表揚。我甚至後悔從大公司辭職,因為有大公司的依托,至少能讓自己看上去很光鮮,掩蓋自己能力著實平庸的事實。

我把這通無名火都撒到了我媽身上。我開始不習慣聽我媽給我的一切建議,嫌她煩,和她鬧彆扭。終於在一次吵架中我爆發了,告訴她我不想,也做不到接手工廠。

我原以為我的話會讓我媽失望,結果她輕鬆接受了這個事實。

直到後來我有了自己的孩子,我才理解了媽媽當年淡然的態度。她和所有普普通通的父母一樣,自己的孩子如果能名利雙收大富大貴當然最好,如果孩子能力有限,那麼一家人在一起簡單從容過一生也是難得的福氣。

woman carrying baby inside greenhouse

3
有了成就的、不平庸的人生,就一定不會讓父母失望麼?
姜文在最近一期《十三邀》的訪談裡,表示自己與母親的關係並不好,因為他母親並不贊同他做電影。


地位之高、才華之炬如姜文,居然也一直在試圖獲得母親的認可。但是很可惜,今年3月,他的母親去世,兩人徹底失去了和解的機會。

甚至做作家、導演、製片、音樂人都手到擒來,無比成功的高曉松,也在節目中表明,自己和父親關係很差,就是因為自己違背了父母的意志,從清華退學,放棄理科,轉而從事文藝行業。

selective focus photo of woman lifting child during daytime

高曉松沒有說自己如今的成就,是否有讓父親對自己改觀,又是否有讓父親為自己驕傲。但是如果有,他就不會在節目裡表示自己至今仍未走出和父親“對著幹”的圈了。

作為各種訪談類節目的嘉賓、主持,高曉松從未提起過他父親,可見兩人芥蒂之深。
所以,如果父母不能看見並認清孩子真正的能力和興趣,讓孩子主宰自己的人生,那麼孩子無論達到多麼高的成就,在他心中,他仍是當年那個讓父母失望的、極其平庸,甚至無能的小孩。

他們終其一生,都在想辦法讓父母為他們感到驕傲和自豪,以至於無論他們現在到達怎樣的高度,卻也總感覺壓抑。

woman and girl showing their tongues beside motorcycle

4
人世間有很多庸常的幸福。
比如用心燒一頓好飯,專注做好本職工作,沉迷於自己的愛好,好好陪一陪家人。

很多人會說這樣的生活太佛系,年輕就該醒著拼。
但是生命不是競賽,更加不是朝著旁人定的目標去奔跑。

心理學之父阿德勒曾說過,人生並非是生活在他人的評價之下。
成功學把幸福定義為只有一種樣子,但是這樣的定義是禁錮生命自由的樊籠。

photography of woman carrying baby near street during daytime

生命有各種可能。來世間走一遭做自己最想做的事,做自己能做的事,然後生活在自己喜愛的環境裡,淡薄寧靜、與世無爭,這難道是糟蹋自己嗎?不!我恰恰認為這是對生命最誠實的態度。

最後把龍應台對這個問題的回答告訴大家:
如果我們不是在跟別人比名比利,而只是在為自己找心靈安適之所在,那麼連“平庸”這個詞都不太有意義。“平庸”是跟別人比,心靈的安適是跟自己比。

我們最終極的負責對象,萬水千山走到最後,還是“自己“二字。因此,你當然更沒有理由去跟你的上一代比,或者為了符合上一代對你的想像而活。

{DM_AfterContent}
Reference:
{DM_BeforeComment}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