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訂閱 成功女人這麼做 新聞推播。

請點選「訂閱」後,再點擊「允許」即可完成網頁新聞推播訂閱!

分享

丟掉玩具的那刻,孩子心也碎了!尊重孩子「玩具所有權」從今天做起

玩具和電動對孩子來說,都有無法抗拒的吸引力。一旦孩子沉迷在遊戲世界,即使家長設下規定,但孩子也很難遵守約定時,我們都會感到不知所措,往往因為孩子的「不遵守」而氣急敗壞地出言傷人或是摔壞孩子的玩具。

最近就有一位來自日本的家長,買了兩台掌上型遊戲機Switch給孩子,並和孩子達成協議,但兩個兒子卻經常半夜不睡覺打電動,因此把遊戲機鎖在櫃子中,沒想到孩子竟然是到學校和同學借一台遊戲機掉包,把同學的放回櫃子中,半夜再起床玩遊戲。

父親將此事po上網,並表示說,當天當著孩子的面把3台遊戲機摔壞,連同朋友的一起,此文一出引起網友的正反兩派討論,有些網友認為爸爸的作法太過激烈,讓孩子的心都碎了。

不過後來爸爸也表示,有再買一台全新的遊戲機還給同學,但對方家長卻婉拒了,對方家長說:

「我的孩子明知道狀況,還出借自己的遊戲給同學,也一樣犯了錯」


對於這件事情,各位家長又是怎麼看的呢?

01孩子的玩具,父母有權力收回嗎?

「你不收玩具,我就要把玩具丟掉!」

「你不遵守規定,我就把玩具砸爛!」

但這樣的威脅能達到教養的功效嗎?現代父母多強調孩子對玩具擁有「所有權」,既然某些玩具是屬於孩子的,不管是手足、同學還是父母本身,都不該以「剝奪孩子的玩具」這件事作為懲罰。


任意剝奪孩子的玩具,可能讓孩子一時屈服於父母的脅迫,但卻無從讓孩子學習遵守規範的重要性

如果所有東西都是父母開心就給、不開心就丟,孩子又怎麼會去珍惜呢?
 

02尊重孩子的「玩具所有權」,他才會學會尊重他人

讓孩子守護自己的玩具,擁有了玩具不會消失的安全感,才會進一步尊重與珍惜他人的物品,並且學會分享的樂趣。尊重孩子的玩具所有權,爸媽可以從小地方開始做起:

1. 分出屬於孩子的物品,其他分成公有跟私用
從小就建立孩子的「所有權」觀念,讓孩子知道有些東西是屬於自己的,有些則是爸爸、媽媽或是大家的,需要使用到爸媽物品時,需要先徵詢爸爸或媽媽的同意。


相反的,當父母要借用孩子玩具時,也應先徵詢孩子的意願。藉由認識這些社交秩序,孩子也能漸漸理解,不屬於自己的東西不能拿,同時更珍惜自己手邊所擁有的玩具。

2. 詢問過孩子之後,再決定物品去向
分享雖然是美德,但也不該用自己的道德觀念去綁架孩子。不論是分配孩子自己的東西,或是希望孩子將物品分享給手足、朋友,這些都應該讓孩子自己決定去留,尊重孩子的意見,才是正確的作法。

3. 不以隨意處分孩子物品為處罰
當孩子犯錯時,父母帶著情緒的破壞或打爛玩具,往往容易讓教養的方向失焦。孩子可能只會執著於他的玩具被破壞,為此難過、生氣,但卻不能理解父母這樣做的原因是什麼。

他有時候不一定是強制的破壞力,與孩子事先約法三章,如果無法遵守將面臨什麼樣的處罰,可以是面壁思過、禁止看電視,這些理性、溫和的手段也能讓孩子明白規則是需要遵守的。

記住:
如果未來你可能隨時收回孩子的玩具所有權,
那麼一開始就別對孩子說:「這是你的玩具。」

{DM_AfterContent}
Reference:
  • TAG:
{DM_BeforeComment}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