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訂閱 成功女人這麼做 新聞推播。

請點選「訂閱」後,再點擊「允許」即可完成網頁新聞推播訂閱!

分享

愛莎和安娜又來了,除了裙子和玩具,這部電影還能給孩子留下什麼? (值得家長看看)

最近《冰雪奇緣》又出續集2拉~~家裡的小朋友是不是也是吵著要去看呢?

幾年前,《冰雪奇緣》上映後的效應,到現在熱度未消,又再掀起一波續集2的周邊,看看家裡這些日子以來,堆積的公主裙,公主套裝,雪寶玩偶,冰雪奇緣的周邊玩具,就可以知道這部電影在孩子的心中,地位不小!

曾經我在網路上看到一個媽媽這樣說:

「女兒自從看了《冰雪奇緣1》就學會了3首歌,在這之前她還在唱兩隻老虎,所以我付的是裙子錢嗎?錯!我付的是迪士尼英文學費」!

真的!好像被這麼一說,心理瞬間超級平衡。

看完《冰雪奇緣2》後,第2部想表達的比較深,包含了歷史、人與自然、戰爭、時間與永恆、神話、政治等等更為深刻的元素。

但很顯得迪士尼並沒有做得太深入,考量到小孩子理解不了太多,這點站在孩子的角度來說,我覺得是非常棒的!


這邊也想給各位家長一些意見,電影結束除了購物車又多了幾套變身套裝和周邊玩具以外,還能給孩子帶來什麼收穫,這邊小編分析給你聽。

孩子,你要知道,騎著白馬的救世主不一定是王子,也可以是公主

對孩子來說,公主就是美的化身,而她的職責就是打扮得美美的,在遇到困難或者陷入困境的時候,等著王子騎著白馬來拯救自己。直到六年前,《冰雪奇緣1》的到來,讓全世界吹遍了“愛莎風”之後,公主有了些許不同。

除了是美的化身,愛莎和安娜更是勇敢的化身。

她們堅強樂觀,但也各有缺點。愛莎因為恐懼自己的能量而一直不敢接納自己,而安娜則過於天真,盲目相信一見鍾情。

愛莎和安娜從迷茫到自省,完成了每一個普通人都會有的成長蛻變。就從這一點來說,這一對公主要更貼近孩子,更能與孩子們產生共鳴。特別是第二部裡,愛莎在波濤洶湧的暗海中,橫跨上馬,眼神堅毅地在水中馳騁,那種力量感非常能感染到孩子。


這些細節都時時刻刻地在向孩子們傳遞:我是獨立的、是勇敢的。

也鼓勵著孩子們:我可以,我能行!

看看愛莎和安娜,是如何親手播下了夢想的種子,又是如何憑藉著獨立、堅強,最終成長為不同行業裡的佼佼者。

孩子,希望你像愛莎控制魔法一樣,學會控制情緒

愛莎憤怒的時候,一直處在恐懼和自我懷疑當中。她的魔法會製造暴風驟雪,當愛莎戰勝了恐懼,學會了控制自己的內心之後,她變出了讓大家都能翩翩起舞的溜冰場。

所以,對於愛莎來說,她的魔法並不是壞的,一切取決於她的內心情緒。當她控制了自己的情緒,她也就學會了善用自己的魔法。


我們總和孩子強調的那樣,情緒也並無好壞之分。

在片中,愛莎的魔法是與生俱來的,要接納自己,也必須接納魔法的兩面性。而讓孩子認識情緒不也是如此嗎?不僅接納自己的開心,也要接納自己的生氣、憤怒。

只有接納,才能學會管理。

孩子,希望你像愛莎擺脫束縛一樣,找到自我

第二部裡的愛莎才算真正認清了自己。雖說第一部的“Let it go”那時的愛莎不認同自己的與眾不同和天賦之力的,所以逃避。

但是第二部,愛莎的再次出走,就是一種認清自我之後的個人選擇。成為女王,本非愛莎所願,就像命運的枷鎖一樣,它反而禁錮了愛莎成為那個真正的自己。她選擇不做女王。至此,她才真正擺脫了世俗對她的期待與渴望,活出了真正的自己。

而這一點,不正是我們對孩子一直以來的希望嗎?

我們每天耐心的陪玩、帶他們看世界、讓他們接觸更廣泛的興趣、幫助他們保有好奇心,就是希望他們能藉此認清自己,知道自己的喜好,找到自己的方向。

所以,我真的歡迎有更多像愛莎、安娜這樣的公主來做孩子們的偶像,能讓孩子們了解美、懂得美的同時,變得更有力量,更勇敢,更獨立。

當然,我們為裙子付款時,也會更加心甘情願啦~
 

{DM_AfterContent}
Reference:
  • TAG:
{DM_BeforeComment}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