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訂閱 成功女人這麼做 新聞推播。

請點選「訂閱」後,再點擊「允許」即可完成網頁新聞推播訂閱!

分享

兒子買不起名牌鞋怒喊:「家裡窮就不配生我」傷透父母心 對小孩予取予求只會害了他!

人家常說:「生兒容易,養兒難!」
聽到這話,相信許多父母都會點頭如搗蒜。
養大一個孩子真的不容易,又很燒錢,
但是許多的父母依然會盡己所能,
為的就是給孩子最好的生活條件和教育,
但,當父母拚盡全力養大的孩子,
卻聽到了從他口中說出了:
「家裡窮就不配生我」,
這句令人傷心的話,就有如一把利刀,
直戳了父母的心臟。

孩子要求父母買1萬多的鞋子,
父母沒轍,請老師教育
一位寶媽分享的故事:
我兒子上私立學校,
班裡有一個同學回家要1萬多的鞋子,
家長沒轍,讓老師教育。
老師特意開了一個班會,
問班裡的同學,大家穿多少錢的鞋子。
一圈下來,有幾千的,有幾百的……
我兒子來了一句:我的25(人民幣)。
話一出口,全班鴉雀無聲。

家長們也開始討論。
家長一:
如果是我,要是條件沒差到一定的程度,
我會適度滿足孩子,不然別的同學都有,
就你的孩子沒有,孩子肯定會有點自卑的。
家長二:
既然能讀得起私立,肯定還是有點存款的,
讀私立的多半都是家庭條件還不錯的,
如果實在沒這個條件,又何必硬往私立學校擠呢,
還不如讀普通學校來得舒服。
家長三:
要是我,不會買,這樣太慣著孩子了,
我寧願給他買學習的書籍用品那些,
孩子鞋子沒必要買那麼貴,
穿不了多久就要換新,還浪費錢。
……
孩子在學校攀比,回家向父母開口要這要那,
真的是讓父母頭疼的一件事,
有條件買可能擔心孩子會虛榮心過剩,
沒條件的供孩子上學已經很不容易了,
根本負擔不起。


前段時間在網上也有看到一個類似的事件。
男孩讀國一,是家裡的獨子,
父母只是普通階層,咬牙存錢,
省吃儉用才把孩子送進私立學校。
為了不讓孩子自卑,安心學習,
孩子基本上要買什麼父母都會同意,
哪怕他們接下來半個月都不能吃一點肉和菜。

有一天,孩子回家後,
跟父母說想買一雙AJ鞋子,
父母想鞋子能貴到哪裡去,馬上就說好。
兒子說自己看中的那款鞋子要一萬多塊,
父母聽完後沒說話。
(Air Jordan簡稱AJ,NIKE旗下 Jordan系列,
幾千幾萬的都有,限量版更貴。)
過了一會,父親率先開口:
「你看我們家就這個條件,
供你讀書是我跟你媽能給你的最好條件了,
你說要幾百了,我跟你媽還能湊湊,但這個……」
「不買就不買,家裡窮就不配生我啊!」,
兒子朝父母吼完,摔門就走了。
聽到孩子說這樣的話,父母的心都傷透了。


關於孩子的日常穿著,你又是怎麼對待的呢?
1、日常穿著,應該以恰當為主
恰當,就是說根據家庭條件來,
選擇適合孩子的舒適的衣著,
沒必要去比較,也沒必要一定要追求貴。
從小也該給孩子培養正確的三觀,越早開始越好。
2、精神富足比純粹追求物質滿足更重要
有段時間很流行:富養孩子。
於是乎,很多父母斷章取義,
認為富養就是用錢養,以至於孩子變得嬌縱。
不管家庭是富有還是普通,
其實,富不富養孩子,
最重要的不是物質上的滿足,而是精神上的滿足。
精神富足的孩子,有自己的思考能力和想法,
不會輕易隨波逐流,盲目跟風。
3、不能慣著孩子,否則就是害了孩子
與其,自己節衣縮食地去滿足孩子的無理要求,
不如趁早讓孩子認清現實,否則,只會害了孩子。
用行動告訴孩子,父母給不了他想要的炫耀生活,
但父母一定是竭盡所能地在給他最好的生活了。

法國教育家盧梭曾說:
「你知道運用什麼方法,
一定可以使你的孩子成為不幸的人嗎?
這個方法就是對他百依百順。」
在教育孩子過程中,
不能讓孩子予取予求,
要讓他知道錢並不是天上掉下來的,
想要甚麼就要自己努力去獲得,
別把父母給你的一切,當作理所當然,
也要從小教育孩子正確的金錢觀念,
即使買了一推奢持品,卻沒有氣質在身上,
也只是一堆廢品而已。


{DM_AfterContent}
Reference:
  • TAG:
{DM_BeforeComment}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