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父母總是覺得自己在對孩子未來栽培上,
 不夠勤奮、不夠努力,
 所以竭盡所能的為了孩子的將來,
 栽培他們未來的可能性,
 也盡可能的不讓孩子遇上任何危險,
 像是孩子無論是去到哪個地方,
 都會要求自己要接送,
 深怕孩子遇上意外。
不過這樣會讓孩子長期處在高壓狀態,
 讓他們自己也要求自己要達到父母的標準,
 到最後很有可能還沒達到父母的要求,
 就陷入了崩潰的深淵。
而且凡事幫孩子做好了,
 他們最終很可能會成為一群
 除了讀書寫字外什麼事也不會做,
 與生活脫節的生活白癡。
那麼要怎麼避免孩子陷入這樣的窘境呢?
 既要好好的教會孩子他所希望成就的事物,
 也要適量的讓孩子懂得更多人情世故,
 這樣看似真的很難,
 不過其實有更簡單的方式,
 那就是首先你就要讓自己從當一位「懶媽媽」開始!
一懶於接送--獨自走路去上學!
 兒子剛上小學時,他爸送過他幾次。
 但我從不接送,
 因為兒子從家到學校最多只有一公裏的路程,
 只需穿過一條馬路,來往的車輛也不多。
 在給他講了安全知識後,
 我就要他自己走路,其美名曰"練輕功"。
有一晚,他沒按時睡覺,
 次日起來遲了,要我騎車送,
 我故意說,我自己上班要遲到,來不及送。
 他氣得一邊跺腳一邊小跑去學校,
 結果因遲到被罰掃地。
我知道他最怕老師罰了,
 所以只有讓他遲到一次才能吸取教訓,
 改正晚睡的毛病。
 果然,以後總是一到8點半就上床,
 準時睡覺,保證第二天早起。
 如果那次真的送了他,
 恐怕良好的作息習慣難以形成。
 教子心得:讓孩子自己走路上學,
 既能鍛煉身體,又能養成不依賴他人的好習慣。
二懶於陪讀--獨立完成自己的功課!
 我只提醒兒子,什麼時間該做功課了,做完了向我報告一聲。
遇到要檢查的作業,我一律叫他自己檢查,我只負責簽字。
 他極不高興地說:
 "別人的媽媽都給檢查,你怎麼這麼懶?"
 我給他講道理:
 "不是媽媽懶,你想,如果我幫你檢查了,你還會檢查嗎?
  考試的時候錯了,誰又幫你檢查?
  平時出小錯,考試出大錯啊。"
並告訴他學習是自己的事,
 遇到不會做的題我叫他自己開動腦筋,
 實在不會做了告訴他該到哪裡去查找資料。
如某個生詞不知道什麼意思,
 他為了圖省事,來問我,
 我叫他自己查字典,
 為了完成作業,他不得不一筆一劃地查。
過後,我在思考他不愛查字典的緣由,
 原來是對部首查字典不夠熟練,
 往往查一個字要費老半天時間,
 要查的生字多了,別說孩子,大人也覺枯燥。
於是我想了個辦法,和他玩查字典比賽,
 列出生字,看誰查得快,我故意輸給他,
 贏了的他興趣盎然。
玩了幾次,查字典速度大大提高,
 不再認為是麻煩事了。
 現在,他還主動幫同學查字典呢。
教子心得:在輔導孩子的學習上,
 不要太勤於指導,
 而要學會發現哪些是孩子能做的,
 和有助於獨立思考而可以放手的,
 哪些是他能力達不到而需要幫助的。
三懶於嘮叨--多做少說培養自覺性!
 有的父母為督促孩子學習,
 一天到晚像麻雀一樣嘮叨個沒完沒了。
 殊不知,重複的話說多了,他反而不當回事。
週末,他打遊戲打了很久,作業也沒做,我問:
 "你準備打到幾點?"
 他看看鐘,說:"再打十分鐘。"
好,說話算數。"十分鐘過去了,
 我返回來一看,他還在打,我強忍怒氣,臉上平靜地 說:
 "你平常不是說,說話要算數嗎?"
 他不好意思了,歉意一笑,馬上關掉電腦。
在此之前,我就有意思的教育孩子做人做事要守信用的意識,
 所以這種情況他才能愉快地接受。
以後他打遊戲,我要他自己規定時間,
 時間一到,必須馬上關機。
開始,他還要我監督,以後我偷偷觀察,
 發現他自覺了,時間一到就不打了。
 都說打遊戲不好,
 但只要把握的好,可以變不利為有利,
 他從中學會了控製自己,
 克製欲望,培養了控製力,忍耐力、意誌力等。
而這些,正是重要的學習品質。
 教子心得:
 "勤"教育不見得有效,要看在什麼方面勤。
 如果勤於嘮叨、大擺道理,反而效果不佳;
 如果勤於尋找方法和對策,
 並能有效實施才是值得借鑒的。

四懶於動手--不包辦培養做事獨立性!
 凡是兒子力所能及的事,我都不幫忙。
 如他的房間亂的時候,我就提醒他該收拾整齊了,
 自己卻在一旁樂得看他整理。
孩子上科技課經常要回家準備各種材料,我叫他自己準備;
 要買什麼給他錢讓他自己去店鋪買,
 以鍛煉和人打交道的能力;
 要收集標本,我帶他去野外,看著他動手做。
剛開學,老師要求給新書包上書皮,
 他不會包,我來教他。
 第一個封皮包好後(當然非常蹩腳),
 便放手,叫他自己包。
他嫌麻煩,露出不耐煩的神色,
 我不理睬,只顧在旁邊"指手劃腳"地指導一番,
 看我如君子般"動口不動手",
 他不得不耐著性子包。
如果我為了圖快省事,幫他包完,
 那麼他永遠也包不出第二個更好的書皮。
 教子心得:勤於幫孩子做事,甚至包辦,
 孩子就會有依賴和被動性,
 而責任心也無從培養。
 要讓孩子跳一跳摘果子。 

"懶"媽心語:由於我的種種"懶",
 促成了他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
 學習上,改掉了粗枝大葉、丟三拉四的毛病,
 遇到困難,能獨立思考鑽研,
 主動尋求解決辦法;
 生活上,獨立性強,樣樣能自理。
可見,父母該放手的時候要放手,
 該狠心的時候要狠心,該懶的時候不妨懶,
 把操心、關注默默地放在心裡。
 孩子才能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的獨立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