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訂閱 成功女人這麼做 新聞推播。

請點選「訂閱」後,再點擊「允許」即可完成網頁新聞推播訂閱!

分享

千萬別忽視!家裡的3個地方,才是教育孩子的最大關鍵!看完你就明白,「為什麼孩子總是不成材」

培養出一個聰明乖巧、情商智商都高的孩子,是每個做父母親的最大期望。

所以,我們可以常常看到朋友或鄰居孩子,明明才幾個月大,甚至連話都說不好的小孩子,蹣跚學步的樣子,就早早奔波於各種早教課程。尤其當他們開始會識字說話的時候,心急的爸媽們就開始著手安排各種才藝課、補習班,恨不得讓孩子一夜之間就成材,但是這結果往往不盡人意,還衍生出諸多問題,像是親子關係惡劣,或是孩子性格缺陷、情緒不穩等,這是為什麼呢?

這是因為他們忽視了最大的問題,「家庭環境」。

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造就了一個高規格的孩子,家裡面的環境氛圍,才真正是決定孩子成不成材的地方所在,這其中的影響包含了親子關係培養、個人特質塑造、良好的人格成長等,而家中的這三個地方又特別重要...

一、廚房

很多孩子每次放學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到廚房去看媽媽做了什麼好吃的。我觀察過很多孩子,發現喜歡在廚房幫助媽媽做事情的孩子,成績都很好。而懶洋洋等著媽媽把飯端過來的孩子,怎麼都學不好,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

1.聰明的孩子,動手能力強


廚房裡的廚具琳琅滿目,很多孩子初次接觸,不是打碎了碗,就是拿錯了盆。如果孩子能夠在媽媽的指導下,從容應付廚房的鍋碗瓢盆,那麼他一定是個動手能力很強的孩子。

所以,這樣的孩子,有較高的身體運動智力,是很有潛力的。

2.聰明的孩子,能體會到媽媽的辛苦

媽媽每天在廚房轉的像個小陀螺,很多孩子難得經過廚房,卻選擇視而不見:他們沒看見,媽媽洗菜時被凍的紅腫的手,燒菜時被油煙嗆流淚的眼。

如果孩子能在媽媽的提醒下,在廚房打打下手,感受下父母的不容易,會常懷一顆感恩之心,珍惜父母給的美好生活,進而更努力的去過好自己的生活,來回報父母。

二、臥室


一般情況下是這樣,喜歡把自己房間收拾的很整齊的孩子,他們不僅生活習慣很好,做事情也很有條理性,對自己生活和未來,都有比較清晰的目標。

其實,做事有條理性其實是智力水平的一種表現方式,比如說很多孩子做事的時候沒有規劃,什麼都是虎頭蛇尾,到最後什麼都沒完成,白白浪費了時間和精力。

孩子的臥室亂七八糟,學習資料也總是找不到,上課經常三心二意,說明思維還需要發展,父母就需要高度重視了。

可惜很多父母認為孩子只要學習就好,不捨得孩子自己收拾房間,他們甚至對孩子說:「兒子,臥室裡的衣服媽媽給你疊好了啊,你只管做作業就行。」以為這樣孩子幫助孩子,孩子有足夠的時間可以把成績提上去。

恰恰相反,你家孩子在整理、歸納的過程中,會運用、鍛鍊到自己的思維能力,而且一旦養成父母幫助自己打掃、整理房間的毛病,就等於為以後雜亂無章的生活埋下了種子。

我建議各位家長,讓孩子學會整理自己的房間,不僅能讓他生活在乾淨舒適的環境中,還藏著孩子的未來。


三、客廳

很多家長為了孩子更好的學習,盡可能給孩子提供最好的學習條件,比如:單獨的房間,單獨的書桌,覺得孩子有了安靜的環境,才能更加專心地看書。

但是我發現,孩子在自己房間寫作業,遠遠沒有在客廳寫作業的好。

前段時間,小琪琪爸在家休假,經常要用客廳,所以給小琪琪買了張書桌,說以後就讓小琪琪在自己房間做作業。

結果孩子一回到家,還沒說幾句話,吃完飯後便會立即說:「我回書房看書了。」我心想,孩子寫作業積極也是好事,就沒管她。有次小琪琪回來時飯沒做好,就先回房間了,我去叫小琪琪吃飯,發現小琪琪一個人在小房間,並沒有專心讀書,而是在偷偷玩遊戲。怪不得這次考試下降了那麼多,沒有外界的監督,很容易放鬆自己。

對孩子來說,在客廳這種公共空間裡學習,會幫助他們學會調整自己的學習狀態,更容易集中注意力,也會提升對環境的適應能力。

因為將來進入社會工作時,基本上都是在一個開放的空間裡工作。

此外,在公共空間裡,孩子還會看到媽媽在為大家做飯、做家務,同時看見爸爸在努力工作學習。他們看見父母正努力地在為家庭付出,會更懂得體諒家長。最重要的是,孩子和家長的交流溝通會多起來,家庭氛圍會更加和睦親近。

陸遊曾對兒子說:「汝果欲學詩,功夫在詩外」。

意思是說,決定孩子學習成績大都在課本之外,而家裡的這3個地方,就是一項重要的衡量標準。

一個動手能力強,做事有條理,並且體諒爸媽的孩子,潛力是無窮的,家長稍加培養,將來一定大有出息!
 

{DM_AfterContent}
Reference:
  • TAG:
{DM_BeforeComment}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