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訂閱 成功女人這麼做 新聞推播。

請點選「訂閱」後,再點擊「允許」即可完成網頁新聞推播訂閱!

分享

哈佛研究表明:會做家事的孩子未來收入多4倍!想讓孩子會做家事,就從此「十項」開始!

無論是為人父母的人,
又或者周遭的親友已經是父母的,
都多少聽過一些個案中,
有個不捨孩子做家事、做些簡單勞動的父母。

甚至有些父母或長輩認為,
做家事是大人或媽媽專門的事情,
孩子只要好好的玩跟認真的讀書這樣就好,
可是這樣的孩子真的會比有在做家事的孩子好嗎?

美國著名的高級學府之一,哈佛大學,
以權威性與可靠性極高的研究成果,
在學術界中有極度受到推崇的地位,
其中哈佛大學就有一項長達20年的研究發現,
愛做家務的小孩比起不做家務的小孩,
在成年後的人生當中,就業率的對比是15:1,
而且收入比起後者高出了20%!

而且愛做家事影響的不僅是工作而已,
這樣的人甚至在婚姻生活中,也感到更為幸福,
至於原因究竟是什麼呢?
就跟著小編一起來看一下吧!

國外行之有年的家事教育法,
根據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家韋特朗,
曾經追蹤過一組青少年長達十年的時間,
發現會做家事的青少年,
長大之後收入比別人多出4倍,
顯現家長陪養孩子做家事習慣的重要性。

而哈佛大學研究顯示,
會做家事的青少年,
除了收入會比一般不做家事的青少年多出4倍之外,
失業機率也比一般人少了將近15倍,

研究出來的結果令人大嘆,
孩子做家事真的超重要!

其實教孩子做家事除了減輕媽咪們的家事負擔,
也可以建立孩子的獨立學習能力與負責心態,
不同年齡層孩子可以有不同的家事學習,
培養孩子做家事的能力。


可從收拾玩具開始培養、讓小孩子有參與感,
讓他自己收拾,但是不能用命令的方式,
否則小孩容易對做家事這件事情反感,
依序漸進的慢慢教導,使孩子養成習慣,
進而讓小孩有負責任的態度。

以下是媽媽經編輯整理了不同年齡層孩子的家務清單,
分享給各位爸爸媽媽,
可以開始教小朋友一起做家事了!
家事清單如下,爸爸媽媽們可以試看看喔!

2~3歲的孩子可以做以下家事:

4~5歲的孩子可以做以下家事:

6~12歲的孩子可以做以下家事:

不讓孩子做家務,壞處實在多:
①缺乏自理能力,無法自立
《神童17歲考上中科院碩博連讀卻遭退學》一度引起熱議。
曾經,17歲的魏永康總分第二,
考進中科院高能物理所,成為碩博連讀研究生。
後來,魏永康連碩士學位都沒拿到,就被學校勸退了。


為什麼?
說來不可思議——無法自理,不能自主生活學習:
熱了,不知脫衣服,冷了,不知加衣服,
冬天,穿著單衣、趿著拖鞋就往外跑;
房間不打掃,臭烘烘的,
襪子、髒衣服到處扔;
經常一個人窩在寢室裡看書,
卻忘了參加考試、撰寫畢業論文。 事出必有因。

魏永康的母親曾代勞他的一切:
除了學習,家裡任何事都不讓他插手,
給他洗衣、端飯、洗澡、洗臉,
連牙膏都擠好,
甚至,為不耽誤兒子看書,
魏永康讀高中時,還給他餵飯。

看到魏永康的現狀,母親後悔不已,
然而,已經太晚了。
人生只有一次,誰為魏永康買單,誰又買得起?
為人父母,都希望孩子有出息,
可空有高智商高學歷,
連自己的生活都安排不好,
又怎能自立人生,走的遠,飛的高?

② 不自信,缺乏責任心
對成人而言,努力打拼,
除了名利金錢,價值感、成就感也非常看重。
這些正向的感覺,孩子通過勞動也可以獲得。

洗洗碗、擦擦地,
自己讓家變得乾淨整潔,
對孩子來說,這種感覺,妙不可言!
親手做家務,孩子會對家、對家人、對家裡的物件,
有更強的責任感

·毛絨玩具放在櫃子,玩具車都停在窗臺上.....
·用完東西放回原處、不把髒鞋子穿進家.....
親手做家務,整理房間,孩子對物品有操控感,
點滴之間更自信、更愛家。

“徐老師,孩子上學後,
 丟三落四,書包、桌面亂糟糟,
 不是找不到書,就是作業落學校,怎麼辦?”


這是因為,
孩子從小沒有養成整理物品、順序擺放的習慣,
上學後,就顯然出來。

如果,從小做家務,
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自然不會有這些問題。
要知道,生活習慣好,
學習習慣才會好,相輔又想成。

③ 不懂感恩
心理學將感恩認為是積極心理學24種積極人格特質之一,
感恩不是指報答,更不是義務和責任。
感恩,指的是對擁有的事物和受到恩惠的
一種欣賞、快樂、積極主動的體驗。

美國生物心理學家杜雷思沃密教授證實:
感恩心理,有助於身心健康。
孩子從小學會感恩,睡眠、
心理和整體發育水準都會比不懂感恩的同齡孩子要好,
較少出現抑鬱等負面心理,
也很少參與鬥毆等暴力行為,
具有良好的人際交往,
長大後,婚姻也更穩定。

怎樣讓孩子感恩呢?
同事的兒子9歲,朋友生日這天,
想炒一盤黃瓜給媽媽吃。
可他不夠高,只好搬個椅子踩上去,
往鍋裡倒油,油l四濺了,他怕被濺到,
就戴了副棉手套,接著把黃瓜倒進鍋,
結果油濺得更高!
情急之下,戴上了爸爸的安全帽,全副武裝,
終於,汗流浹背把菜炒出來。

試想,這個小男孩以後吃媽媽做的飯菜,
會不會挑食,嫌東嫌西?
一定不會!
因為他知道,做飯很辛苦,
媽媽不但做飯還要工作,
真是難上加難,十分不易。

我們常說:
“不當家不知柴米貴,不養兒不知父母恩”。
為什麼父母恩情非要自己生兒育女才懂?
如果,孩子決意單身或當頂客族,
那父母恩一輩子就不瞭解了嗎?

想讓孩子懂我們,懂得我們的辛苦,就要放手,
小時,自己的事自己做,
大了,才能對自己負責,
對家人負責,對人生負責。

古人說:“習勞知感恩”。
只有親身勞動,親手去做,體會生活的不易,
瞭解父母的辛苦,才會體貼父母,感恩父母。

{DM_AfterContent}
Reference:
  • TAG:
{DM_BeforeComment}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