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訂閱 成功女人這麼做 新聞推播。

請點選「訂閱」後,再點擊「允許」即可完成網頁新聞推播訂閱!

分享

心裡學:挑另一半,究竟要選「互補」還是「相似」?

我們到底是會跟「相似」的人在一起,
還是和「互補」的人在一起?
這問題就像月經一樣,
每次姊妹聚會都要來討論上一回,
而且往往都沒有解答

名美和阿凱在朋友眼中看來是天生一對的,
因為他們有太多相似的地方,性格和喜好是一樣的。
他們都是內向的,約會行程不用煩惱,
待在家中一起看電影就是他們最愛的消遣。

出門找吃的也很方便,因為兩人都喜歡吃日本菜,
不停去找不同的日本料理餐廳去試菜,也讓他們忙了。
他們在一起兩年了,都曾未有過爭執和吵架,
因為他們對好多事情的觀點與角度都是一致啊。

名美的朋友總是羨慕她,說她找到了她的靈魂伴侶
但事實上,名美內心深處總覺得她跟阿凱之間欠缺了些什麼。

他們缺乏的就是人們口中常說的「火花」。
你們知道什麼時候才會有火花?

電線短路時會產生火花,火石摩擦會有火花,
就是說兩樣不相容的東西走在一起時才能擦出火花。

那麼,兩邊都是正極的東西放在一起又會產生什麼?
就是什麼都不會發生。名美和阿凱就是兩個正極走在一起


有人說,另一半要找與自己人格特質不太相似的對象,
這樣才能彼此「互補」
但也有人說,倆人的個性、價值觀要「相似」
相處起來才比較不會有「衝突」

其實,在幸福婚姻中,相伴一生的伴侶
幾乎都是「相似又互補」的。

相似、指對人生的看法相似
互補、性情中可能一急一緩、一快一慢、
一動一靜
,才可以互相調節。

但在心理學角度來說,人們天生容易被跟自己相似的人吸引,
一個能跟自己互補的對象更加有無形的吸引力
所以如果對方擁有自己渇求的特質,吸引力便會大增。
這邊整理三個心理學家的不同說法:

一、相似者容易變朋友


過去研究一致地表明:背景、科系、態度、
信念、價值觀
行為等等相似者
比起不相似的人更容易變成朋友。
為什麼相似性有用呢?

最主要是因為相似可以造就互相的「喜歡」。
人生苦短,在茫茫的人海中,我們在找尋的究竟是什麼呢?
我們希望能做自己,又擔心別人對我們的評議;
我們希望表達自己的想法,又擔心他人的看法;

我們希望能實踐自己人生的意義,也希望有人能認同我們的人生意義。

找一個與你相似的人,除了開心之外,
自己的價值也能獲得支持、認可
、還能自在地呈現自己本來的樣子。
至少,沒有人會希望一天到晚都跟愛唱反調的人在一起。

二、價值觀要相似,性格則要互補

目前的研究結果也比較支持「價值觀」上傾向相似,
「人格特質」上則可能較可以互補,
或者特質上存在一些差異無仿,


更有學者指出,要互補之前,雙方必須先能喜歡彼此,
而相互喜歡,又關係到兩個人是否有相仿的價值觀,
是否可以「溝通」等等。

三、「看起來像」比「實際上像」更重要

長期研究親密關係的珊卓‧莫瑞(Sandra Murray),
認為重要的不是你跟他「實際上」有多像,
而是彼此「覺得」對方跟自己有多像。

莫瑞幾筆研究均穩定地發現,
那些活在這種「正向錯覺」中的伴侶,
總是為兩人帶來幸福的比起其他人更為幸福,

即使他們知道這是一種假像。

只要我們選擇一個和自己有共同目標的人作伴侶,
不管對方跟你是「相似」還是「互補」,
只要兩人懂得扶持包容、同心協力,

終究是會一起為著目標成長和進步。

{DM_AfterContent}
Reference:
  • TAG:
{DM_BeforeComment}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