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訂閱 成功女人這麼做 新聞推播。

請點選「訂閱」後,再點擊「允許」即可完成網頁新聞推播訂閱!

分享

如懿vs甄嬛,誰才算笑到了最後?家庭教育,決定了女人的命運

 近期的被如火如荼的宮鬥劇刷了屏,那邊《延禧攻略》剛落下帷幕,這邊《如懿傳》便開始熱播。

然而《甄嬛傳》珠玉在前,續作《如懿傳》卻未能延續其風采,收視頗為慘淡;
有人開玩笑說,這兩部劇的命運就如同劇中的女主角一樣,如懿沒能像甄嬛一樣活到最後。

甄嬛與如懿,不管在家庭地位上還是容貌氣質上都難分伯仲,但兩人結局卻大有不同:前者躋身太后,後者抑鬱而亡。

其實女人的命運,早在家庭教育上,就已經註定了。
-01-
甄嬛出身於漢軍旗,父親在朝為官,深知前朝與后宮瓜葛不斷。
官場險惡,后宮也是暗流湧動。

當得知女兒即將入宮為妃時,他只希望女兒能夠韜光養晦,只要女兒能夠舒心快樂、平安終老就好。

剛入宮的甄嬛時刻銘記父親的教誨,在引起皇上的注意後,為了避風頭佯裝稱病,避世不爭。

在經歷了與皇帝產生隔閡,失寵,被欺負,家人受難後,她記起了父親的話,也終於懂得君王不可能專情,皇帝更不值得她愛。


後來的她沒有把感情看的太重,而是讓自己好好的活著,堤防著不被算計,在后宮中步步為營。

而如懿呢,出身烏拉那拉氏,身份比甄嬛高貴的多。

可她甚至自己烏拉那拉氏的姑母不被甄嬛所喜,為保自己於后宮中的平安,她懇請甄嬛賜名“如懿”,以割斷舊過、祈取新福,實則為撇清與姑母的關係。

已經成為太后的甄嬛教導如懿:“你還年輕,所以不懂這世間完滿的美好太難得,若能如懿,便很不錯。”

既不能事事如意,退而求其次便是滿足。

可如懿並不能領會其中意思,她太重情,也太真心。
弘曆說,讓如懿在面對他的時候,可以做回自己。


如懿就這麼輕易相信了,可她不知道,她最信任的弘曆,並沒有如她相信他一樣相信她。
沒有從感情中走出來,好好的活著,好好的愛惜自己,而是斬斷青絲,惹惱皇帝,以至於被打入冷宮,鬱悶而死。

張愛玲曾經說過:“母親曾經告訴過我,那條路長滿了荊棘。可是我不信,愣是往前衝。後來我碰壁,摔跟頭,頭破血流。”

后宮中的女人有許多無可奈何,卻給如今的我們留下許多經驗教訓。
很多事情,父母作為過來人,都要比我們有經驗的多,所以:父母都不同意的婚姻,就別嫁了。

-02-
如今人們越來越強調的「女兒要富養」,這個“富”指的並不是一味的物質滿足,而上精神上的富養。
如懿從小就被姑母烏拉那拉皇后教育洗腦,她的宿命就是進入后宮成為后妃。

還記得劇中有這樣一幕,海蘭帶著五阿哥去給皇上講了一個典故,順便挑撥大阿哥、三阿哥和皇上的情分;而皇上在聽了故事之後,說如懿不讀那樣的書,所以絕不是她教的。

也許從一開始,皇上是愛如懿的,他總是對她說,“你和朕是年少情意”。


“牆頭馬上遙相顧,一見知君即斷腸”,如懿總惦念著舊時的情分,卻忘了弘曆還是皇上。
都說“女人變壞,是從她的世界變小開始的”,而如懿的世界,小到只看得見弘曆一人。

甄嬛的母家雖然不算顯赫,但父母做事都極其謙恭謹慎,對她的教育培養也是破費心力。

甄嬛從小就飽讀詩書,從不妄自菲薄也不狂妄,做什麼事都充滿自信。
初入宮時,就因在回答皇上問題時,信口拈來的詩句引起了眾人的注意:

後來又與素未謀面自稱果郡王的皇帝高談闊論:

又在皇后被華妃刁難時,用自己的巧思為皇后解圍:

與皇帝心靈默契,實則情商能力更在皇帝之上。

與別人一樣高,別人覺得你矮;比別人高一點,別人覺得一樣高;若比別人高很多,別人就敬重你。
因著甄嬛的這份才情,雍正最後還是不可自拔地愛上了她。

-03-
不難看出,“腹有詩書氣自華”這件事對女孩子來說尤為重要。
愛讀書的女生往往知識量富豐,見多識廣,胸懷和心智也都更加成熟。

她們沉穩而自信,由內而外散發出的氣質,讓人相信哪怕是素衣白衫也能穿得清麗脫俗。
而不愛讀書的女生,往往缺乏精神上的支柱,沒有自己完整的世界觀。
尤其當她處於一段感情中時,常常會失去自我,為了取悅對方而掏空自己,從內到外都透著一種自卑和討好。

愛讀書的人骨子裡流露出的氣質,不讀書的人一輩子也無法擁有。
她的獨立與自信,來自於那些名句、詩歌,也正是這些精神力量,讓她區別於他人。

最後,分享影片!其實,如懿在最後一刻,還是掙脫了枷鎖!最後的斷髮,是訣別,卻是主動的訣別!這,也算的上最成功的失敗了。

{DM_AfterContent}
Reference:
  • TAG:
{DM_BeforeComment}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