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訂閱 成功女人這麼做 新聞推播。

請點選「訂閱」後,再點擊「允許」即可完成網頁新聞推播訂閱!

分享

半世紀的等待!戰亂時代「一別75年」98歲老婦苦等良人歸來!「每天擺一張椅子」盼夫早歸

動蕩不安的戰爭時代,
許多人一分別就是一輩子,
從此只能每天思念與盼望良人歸來,
ㄧ輩子多苦他們都願意承受,
只希望那一個最愛的人,
能夠回來他的身旁,陪他慢慢老去。

這一位老人,
當初因為年代動亂不安,
老公接受了國軍的召徵,
本來以為只要戰爭結束就能回來,
但沒想到,一分開便是75年從沒見過。

「我的好姐姐,紙短情長,一言難盡,怎不使人依依呢?」
夏秋之交,微風中帶著些許寒意,不顧風寒,
杜虎珍老人顫顫巍巍地接過信開始讀了起來,
當看到這句話時,
這位已經步入鮐背之年的老人久久不能平靜,
還是在這個地方,在不遠處的老房子,往昔歷歷如昨。

而每當這時,
杜虎珍的兒孫在看著老人有些落寞的身影時,
都想儘快的讓這位等了丈夫75年的老人圓了自己的一輩子的期盼
——再見一次丈夫。

未曾長相廝守便已天各一方

這是丈夫離開的第75個年頭,
杜虎珍老人如往常一樣生活,
與以往不同的是,自從2019年5月開始,
杜虎珍得知孫女和孫女婿在幫她尋找丈夫後,
每次見到孫女、孫女婿,
老人都會第一時間詢問有沒有丈夫的消息,
但每次從孫女、孫女婿口中在得到否定答案時,
杜虎珍老人便會怔怔出神。

8月7日,杜虎珍的孫女婿蔣賢波告訴大家:
「每年過生日我們都問奶奶的願望是什麼,
奶奶總是笑而不答,但是我們都知道,
奶奶心中一直有一個伴隨她一生的願望——找到爺爺。」
蔣賢波說,大
家出身的奶奶杜虎珍是在1942年時嫁給了同鎮的爺爺黃光明
(後改名黃俊夫,下文均稱黃光明)的,
結婚那年,杜虎珍21歲,黃光明則小她三歲。


彼時正值抗戰,
青壯年紛紛應徵入伍,
十八歲的黃光明也不例外,
還未及約定海誓山盟,
便匆匆返回湄潭縣繼續部隊生活,
在回伍幾個月之後,
思念心切的杜虎珍來到部隊尋他,
兩個人共同度過了一段時光,
之後杜虎珍發現懷有身孕,
便返回家中休養,
十月懷胎生下了兒子黃髮昌。

在黃髮昌出生后不久,
黃光明也到了服役期限,
也返回家鄉和母子一起生活。

1944年,
黃光明再次和妻子告別走入軍營。

但誰也不曾想到,
這一別過就是75年。

解放之後,
黃光明去了香港,
後來又輾轉到了馬來西亞,
而這一段經歷,
是孫女和孫女婿一次偶然發現的,
「之前我們都不知道爺爺在馬來西亞,
奶奶也沒有和我們說過。
幾個月前,湖南電視台和頭條尋人的工作人員來到家中,
他們希望看一下爺爺和奶奶生活的老房子,
和爺爺當年留下的東西時才發現了爺爺當年寫給奶奶的信。」

蔣賢波說,
爺爺和奶奶生活的老房子已經一百多年了,
而且很久都沒人住過,
就連他們做小輩的也多年未曾好好的去房子裡看看,
也因如此,
他們一直沒發現在老房子二樓藏著奶奶珍藏了多年的寶貝——
奶奶的嫁妝箱子。


箱子里有奶奶當時的陪嫁,
有爺爺和奶奶結婚時候的枕套,
有爺爺結婚時候帶的帽子,
還有父親從小到大各個階段具有代表性的東西,
而多年前爺爺寫給奶奶的兩封信,
也同樣被奶奶珍藏在這個上了鎖的箱子中。

蔣賢波說,
爺爺黃光明給奶奶杜虎珍這兩封信中,
有一封是1952年爺爺黃光明從馬來西亞寄過來的,
「當時寄一封航空信的錢不便宜,
存了很久的米賣掉才夠寄一封信,
而奶奶為了和爺爺通信,省吃儉用的在攢錢。」
蔣賢波和家人推斷,
這封爺爺黃光明從馬來西亞寄來的信應該是他們之間通的最後一封信,
之後奶奶杜虎珍便失去了和爺爺黃光明聯繫。

獨守一生完成丈夫信中所提心願

在蔣賢波的印象中,
奶奶杜虎珍永遠都帶著大家閨秀的氣質,
而且做事情的眼光長遠,
對於兒孫的要求和期望都比較高,
「奶奶曾經和我們小輩說,
無論在什麼條件下都要讀書。」

而奶奶的這一觀點也出現在了爺爺寫給奶奶的書信中,
「發昌子的求學問題,不論家中怎樣困難,
你可教他求學為上,因余在社會吃虧不少,
是不曾深學問的關係……
希望你把小孩子撫育成人,
能深造,那你的德不知多大。」
就這樣,奶奶杜虎珍在物資匱乏的時代,
還是選擇供養孩子讀書,一直到初中畢業,
就算杜虎珍要自己做手工編製草鞋換錢,
也要支持孩子讀書,給孩子買文具、買書。

因為她心裡一直記掛著丈夫的囑託。


幸好兒子黃髮昌不負所望,
在學校成績非常好,
在母親的辛苦勞動和老師的幫助下,
完成了初中的學業,還成為了教師,
直至退休都在鎮上的小學教書。

頗巧的是,
黃髮昌的兒子兒媳和女兒女婿也都選擇了教師作為職業,
「一家五個老師,教師之家也算是一種傳承。」
蔣賢波提及此笑談到。

「我就要在家守著,萬一他哪天回來呢?」

75年過去了,
已經98歲的奶奶杜虎珍完成了丈夫信中的囑託,
曾幾何時,孫女黃麗英問過奶奶杜虎珍,
為什麼不在年輕的時候改嫁來分擔自己身上的擔子,
但杜虎珍則這樣說,
「我就要在家守著,萬一他哪天回來呢?」

隨著歲月的流逝,
杜虎珍的容顏褪去,脊背也漸漸的拱起,
但是她仍然守在和丈夫生活的家中,
寸步不離,
只希望能等回離家半個多世紀的丈夫黃光明。

直到幾年前,
年過九旬的杜虎珍想起自己的丈夫也到了遲暮之年,
或許在外丈夫已經先自己離開了。

就這樣,每到年節,
杜虎珍就在門口擺上一個凳子,
在上面添一些菜,再擺一些酒來祭奠丈夫。

2012年開始,
孫女、孫女婿二人見到奶奶杜虎珍對爺爺黃光明一如既往的思念後,
決定幫奶奶找爺爺的下落。

自那時起,
每逢在縣城教書的孫女和孫女婿回老家看奶奶杜虎珍時,
杜虎珍都會向他們打聽丈夫的消息。

就算丈夫黃光明是否仍在人世,
但這位老奶奶杜虎珍從未放棄過一絲希望,
每天都空著一張椅子,沒放棄等待。

她把歲月留下來的寶物,
都藏在那個封鎖記憶的箱子裡了,
丈夫寫的每封家信、每張照片
嫁給丈夫穿的那件衣服、那頂帽子,
兒子成長過程中的畢業證書與獎狀等等,
她都希望有一天黃光明能夠歸來,
與她一起細聊歲月的往事,
等待有一天箱子能被開啟,
能迎來愛人的笑容。

{DM_AfterContent}
Reference:
  • TAG:
{DM_BeforeComment}

推薦文章